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铁围山的意思、铁围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铁围山的解释

(1).佛教语。佛教认为 南赡部洲 等四大部洲之外,有 铁围山 ,周匝如轮,故名。 前蜀 贯休 《还举人歌行卷》诗:“厚於 铁围山 上铁,薄於 双成 仙体纈。”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司马迁班固言出昆仑》:“佛书説有四天下……此四天下之外,乃有 大铁围山 、 小铁围山 围焉,是谓一世界。”参阅《法苑珠林》卷四。

(2).地名。又称 铁城 。故城在今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东南 玉林市 南。《元一统志·湖广·郁林州山川》:“ 铁围山 在 兴业县 南五里…… 蔡絛 以坐父 京 累,贬 白州 ,尝游息於此,作《铁围山丛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铁围山(梵文:Cakravāḍa-parvata),是佛教宇宙观中的重要概念,指环绕一个小世界外围的金属山岳屏障。根据汉语词典释义及佛教典籍记载,其详细含义如下:


一、核心释义

铁围山指佛教世界观中围绕“一世界”的环形金属山脉。其名源于其质地坚硬如铁,功能为隔绝并保护内部世界免受外部侵扰。在《长阿含经·世记经》中明确记载:“须弥山外有山,名曰铁围,周匝如轮。”


二、佛教宇宙观的构成

  1. 位置与结构

    铁围山位于咸海之外,环绕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一世界”(含四大部洲、日月诸天),形成闭合的环形屏障。据《俱舍论》卷十一描述,其高度为“四万由旬”,由金刚石与铁构成,坚不可摧。

  2. 功能象征

    作为宇宙边界,铁围山象征“业力所困”与“无明束缚”。如《大智度论》所言:“铁围山表众生坚固烦恼。”其隔绝作用隐喻轮回的封闭性,需借佛法智慧方能超越。


三、文化延伸与文学意象

  1. 地狱的边界

    汉传佛教文献如《地藏菩萨本愿经》将铁围山描述为地狱所在处:“其山黑邃,无日月光,大地狱在其中。”成为苦难与救赎的象征符号。

  2. 诗词中的哲学隐喻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感悟人生》中以“铁围陷于痴爱城”喻指世俗执念,体现其思想对文人创作的影响。


四、现代释义与应用

在当代汉语中,“铁围山”除特指佛教概念外,亦引申为难以突破的困境或坚固屏障。例如:“科技封锁如同现代铁围山,需以创新破局。”


权威参考文献

  1. 《长阿含经》(卷十八·世记经),中华书局点校本.
  2. 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玄奘译,大正藏第29册.
  3. 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册.
  4. 《地藏菩萨本愿经》,大正藏第13册.
  5.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十二,文学古籍刊行社.

网络扩展解释

铁围山的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综合解析:

一、佛教宇宙观中的地理概念

  1. 结构定位
    铁围山是佛教世界观中围绕须弥山的最外层屏障,由铁构成,周匝如轮。根据经典描述,须弥山为中心,外围有七重金山与八重咸海,最外侧的第八咸海(碱海)被铁围山环绕,形成一个小世界。

  2. 空间尺度
    《立世阿毗昙论》记载,铁围山深入水下312.5由旬,水上高度相同,总周长约36亿由旬,构成世界的物理边界。

二、现实地理与历史记载

  1. 广西玉林地名
    铁围山又称铁城,故城位于今广西玉林市南,宋代蔡絛贬居此地时曾著《铁围山丛谈》,记录岭南风物。

三、佛教哲学与文学象征

  1. 心性隐喻
    铁围山被引申为“内心固执”的象征,如冰冷坚硬的铁山困住修行者,需破除执念方能解脱。

  2. 文学意象
    唐代贯休诗句“厚於铁围山上铁”以铁围山比喻坚固,清代陈毅诗中“四破铁围”则借指军事包围。


注:以上内容综合佛教经典、历史地理及文学解读,完整文献可参考汉典(-3)、佛学论著及地方志。

别人正在浏览...

奥藴败奔搬楦头鞞舞趁常惩一警百丑辞穿花蛱蝶麤懆打禅点水不漏冬赈渎乱饵柏二蚕飞天夜叉焚掠俯鉴鬼难荒畴环环划行见讽脚后跟儌幸僦度狂花亏心事馈转滥劣磊落豪横历底驎台栗斯里正离珠论杀罗落毛雨木店目动言肆排遣佥簿巧思且兰青钱选穷形极相凄艶啓证弱渊讪弃深沟壁垒尸陁林耍赖皮岁蚀袜袴忘记五凤楼误却限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