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闲自适貌。《关尹子·一宇》:“道茫茫而无知乎,心儻儻而无羈乎,物迭迭而无非乎。”
“傥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tǎng tǎng,其核心含义是舒闲自适、洒脱不拘束的样子。以下是详细解释:
现代汉语中,“傥傥”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文学或学术讨论中。需注意避免与“倜傥”混淆,后者更常见于形容人物风采(如“风流倜傥”)。
“傥傥”强调内心的悠然自得与外在的洒脱不拘,需结合语境区分其与“倜傥”的差异。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
《傥傥》这个词是指一个人的样子或神态显得可爱、活泼、灵动。通常用来形容年轻人或小孩子。
《傥傥》这个词由左右结构组成,左边部首为“亻”(人字旁),右边部首为“尚”(尚字底)。
“亻”部在《康熙字典》中的笔画数为2,"尚"部的笔画数为8。
《傥傥》是一个古代汉字,它的繁体字是「儻儻」。在古时候,字的字形和用法有一些不同。
根据古代字典的记载,古时候的《傥傥》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它的古代写法是「倘倘」,表示出疑虑或不安。
1. 小雨窗外,我看到妹妹傥傥地跑进花园,非常可爱。
2. 孩子们笑着傥傥地拿着气球,纷纷追逐在操场上。
1. 傥傥端庄:形容一个人的仪态和举止既可爱又庄重。
2. 傥傥年华:指某人正值青春的年龄,充满朝气。
3. 娴傥傥:形容一个女子的仪态美丽、文雅。
1. 活泼可爱
2. 聪明灵动
3. 俏皮
1. 笨重
2. 呆板
3. 散漫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