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词的意思、体词的详细解释
体词的解释
语法名词。名词、代词、数词、量词的总称。
词语分解
- 体的解释 体 (體) ǐ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
- 词的解释 词 (詞) í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词汇。词书。词典。词句。词序。词组。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词。演讲词。誓词。词章。词律(文词的声律)。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
专业解析
"体词"是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中的核心术语,指代语言中表示实体概念的词类集合。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体词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 名词: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等具体或抽象概念,如"山脉""哲学";
- 代词:具有替代或指示功能的词类,包括人称代词"他"、疑问代词"哪里";
- 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如基数词"五"、序数词"第一";
- 量词:计量单位词,包括名量词"个"、动量词"次"。
这一分类源于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提出的汉语词类系统,其语法功能主要作主语、宾语,与"谓词"(动词、形容词)形成互补。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材特别指出,体词在句子组合时具有[+实体性][+空间性]的语义特征,与谓词的[+时间性]形成对立。
朱德熙《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补充说明,方位词"上""里"等虽属名词次类,但在句法结构中表现出特殊功能,可作为体词系统的延伸范畴。该术语的演变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汉语词类问题大讨论,经王力、丁声树等语言学家逐步完善定型。
网络扩展解释
“体词”是语法学中的一个术语,通常指在句子中主要表示事物、实体或抽象概念的词类,其核心功能是充当主语、宾语等成分,与“谓词”(如动词、形容词)形成语法功能上的对立。以下是详细解析:
1.定义与分类
体词(Substantive)在不同语言中的具体范畴略有差异,但通常包括:
-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如“书”“北京”)。
- 代词:替代名词(如“他”“这”)。
- 数词:表示数量或顺序(如“三”“第一”)。
- 量词:与数词搭配表示单位(如“个”“张”)。在汉语中,量词独立成类,属于体词。
2.语法功能
体词在句子中主要承担以下角色:
- 主语:如“underline{学生}在读书”。
- 宾语:如“我买了一本underline{书}”。
- 定语:如“underline{中国}的文化”。
- 与介词搭配:如“在underline{学校}里”。
3.与谓词的对比
体词与谓词(动词、形容词等)的主要区别在于:
- 语义:体词指称事物,谓词描述动作或状态。
- 语法:体词常作主宾语,谓词作谓语中心。
- 形态变化:在印欧语中,体词可能有性、数、格的变化,而汉语体词无形态变化。
4.跨语言差异
- 汉语:体词包含名词、代词、数词、量词(如“一本书”中的“本”)。
- 英语:体词主要为名词、代词(如“book”“he”),数词归入形容词。
- 日语:体词(“体言”)还包括形式名词(如“こと”“もの”)。
5.特殊用法
- 体词谓语句:在汉语中,某些体词可直接作谓语,如“今天underline{晴天}”。
- 转指功能:如“红的”指代“红的东西”(体词化结构)。
体词是语法系统的核心类别之一,其分类和功能需结合具体语言分析。若需深入研究,建议参考《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或《语言类型学》等专著。
别人正在浏览...
安车蒲轮白汗悲泉辩口利舌毕罗不苟步天池观媰孀翠旌倒沫斗艳顿说鹅栏发芽率妇教根深蒂结挂扯辊轴红铺吼疾花钿江鸥兼洽谏院激活空亡匡过兰炷连蒂两礼量子临别林树萝图旅肠马祭麻辣辣漫理弄月朴力潜荟潜力千里莼羹琴歌秦俑上丁生宁思归乐送迓顽悍威厉嵬然威慑魏象卫卒咸菜香座泻囊奚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