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兰炷的意思、兰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兰炷的解释

线香的美称。 宋 欧阳修 《洛阳春》词:“红纱未晓黄鸝语,蕙炉销兰炷。” 明 沉仕 《春闺怨》曲之二:“香销兰炷,衾寒芦絮,那堪半壁灯昏。” 清 黄景仁 《春风袅娜·中秋夜使院对月》词:“被冰轮入户,唤起无聊。兰炷减,篆香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兰炷是汉语中具有古典意蕴的复合词,本义指以兰草为原料制成的熏香或灯芯,后引申为对高雅事物的代称。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兰”为香草名,“炷”指灯中火苗或焚香的计量单位,二字组合后多用于诗词文赋中,体现古代文人的雅致情趣。

在文化内涵层面,兰炷常与祭祀、祈福等仪式关联。例如宋代《香谱》记载,古人以兰炷配合沉香、檀木制成篆香,用于宗庙祭祀或书斋清供。李商隐《无题》中“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一句,清代学者冯浩注解认为“麝熏”即指兰炷类高级熏香,展现唐代贵族的生活雅趣。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见于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北京大学《古代汉语常用词词典》将其归类为“器物类雅称”,与“兰膏”“兰烛”构成同源词系,共同反映中国古代以香草喻品格的审美传统。

网络扩展解释

“兰炷”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lán zhù(注音:ㄌㄢˊ ㄓㄨˋ),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兰炷”指线香的美称,由“兰”(兰花)和“炷”(燃烧的香)组成。兰花象征高洁、美好,香炷则代表祭祀或日常焚香的行为。

2.引申意义

在文学中,“兰炷”常被赋予品德高尚、心灵纯洁的象征意义,用以形容人的德行如兰之芬芳、香火般纯净。

3.使用场景

4.文化关联

“兰炷”体现了古代文人雅士对香文化的推崇,通过焚香寄托高洁情操,并与兰花意象结合,形成独特的审美表达。


注:以上内容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典、古典诗词集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步位长流水螭桷刺喷盗不过五女门大蒜订单端下多违飞絮圪垃根菀灌坛鼓气骇犀剑合战弘烈艰危僥欢教职员紧抱及事老成见到砱砾留计刘生龙凤菜卢薄罗刹冥缅能人牛桃暖笙攀问平听前和亲告清豪清资戎索三省吾身商谈适事试中帅职爽指署纸尾颂论桃叶铁钱同官伪定下工显拔先动綫穗子献玉消场亵衣膝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