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安车蒲轮的意思、安车蒲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安车蒲轮的解释

安车的轮子用蒲草包裹,以防颠簸。用以迎送德高望重的人,表示优礼。《汉书·武帝纪》:“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徵 鲁申公 。” 颜师古 注:“以蒲裹轮,取其安也。”亦作“ 安车輭轮 ”。《后汉书·明帝纪》:“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车輭轮,供绥执綬。” 李贤 注:“安车,坐乘之车;輭轮,以蒲裹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安车蒲轮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典故性词语,其核心含义指古代帝王或尊长以高规格的礼遇征聘贤士或优待老者。具体解释如下:

  1. 字面释义与结构

    • 安车:指古代一种乘坐舒适、行驶平稳的马车,通常供高官、长者或贵宾使用。其特点是车轮较大、车厢宽敞,可坐乘(区别于立乘的“立车”),体现了尊贵与优待。
    • 蒲轮:指用蒲草包裹车轮。蒲草质地柔软,包裹车轮后可减少行车时的颠簸震动,使乘坐更为安稳舒适。

      组合后,“安车蒲轮”即指用蒲草包裹车轮的安车,是古代一种极高规格的迎送礼仪用车。

  2. 典故来源与历史背景

    该词典出《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刘彻为彰显尊儒重贤,特派使者“束帛加璧,安车蒲轮”去征聘年迈的儒学大师申公(申培)。此举意在通过减轻旅途劳顿,表达对贤能长者的极度敬重和礼遇。这一事件成为后世帝王礼贤下士的典范。

  3. 深层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尊贤敬老:是“安车蒲轮”最核心的象征。它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德高望重者、学识渊博者的推崇,以及“以孝治天下”理念下对长者的优恤。
    • 礼遇殊荣:代表最高等级的迎送礼仪,常用于征召隐逸贤才、迎接德劭名士或优待致仕重臣,远超一般车驾规格。
    • 政治象征:帝王使用“安车蒲轮”,既是彰显自身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形象,也是国家重视人才、推崇教化的象征。
  4. 后世应用与引申

    该词常见于史书、政论及文学作品中,用以形容对贤者、长者的极致尊崇。如《晋书》载“以安车蒲轮征之”,《旧唐书》言“安车蒲轮,优礼耆旧”。现代语境中,虽无实物沿用,但其精神内涵仍被用以比喻对杰出人才或资深人士的崇高礼遇和特殊照顾。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

  1. 《汉书·武帝纪》(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安车蒲轮”词条释义
  3. 王利器《中国古代车舆制度研究》(学术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论及汉代礼制用车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

“安车蒲轮”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主要描述古代帝王礼遇贤能之士的仪式性车驾,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1.字面释义

2.历史背景与出处

3.功能与象征意义

4.文化延伸

“安车蒲轮”不仅是一种古代交通工具的改良设计,更是中华文化中尊师重道、礼贤下士精神的具象化表达,其历史渊源和象征意义在文献中具有高度一致性。如需进一步考证细节,可参考《汉书》原文或权威历史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备辜背乡兵秩不见部索漕事承上启下螭桷鞑虏吊会地表火冻土斗嚣恶气放悖冯德英告官勾芒官纪鼓导果证砉划黄箓醮恢涵混殽鹄形继尘蹐蹐进食计日以待棘针菌界肯不肯窥鼎舲舟芒硝门户册明人不做暗事捻酸鮎缘竹凝翫凝坐炮张前窝桥航起翮清韵穷本全履带车趣谈取向失机绥纳填户脱来婉商文官花文澜诬玷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