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常断的意思、常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常断的解释

谓日常判处之事。《管子·问》:“问:五官有度制,官都其有常断,今事之稽也何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一、词源与基本释义

"常断" 是汉语复合词,由"常"(永恒不变)与"断"(截断、消失)构成。在古汉语中多用于哲学与佛学语境,指两种对立的世界观:

二、佛教术语释义

在佛典中,"常断"特指"常见"与"断见" 两种极端见解:

  1. 常见(śāśvata-dṛṣṭi):

    认为生命存在永恒实体(如"神我"),否定因果无常,源于对永恒的执著。

  2. 断见(uccheda-dṛṣṭi):

    认为生命死后彻底断灭,否定业力延续,落入虚无主义。

    佛教主张"离常离断" 的中道观,如《大智度论》云:"常是一边,断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

三、现代汉语中的使用

现代语境下,"常断"一词已罕见,仅在研究古典哲学或佛学时作为专业术语出现。其概念可引申为对事物绝对化判断的批判,强调辩证思维。


权威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常"、"断"条目
  2.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常见"、"断见"释义
  3. 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四十三(大正藏第25册)

网络扩展解释

“常断”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用法区分:

一、作为成语的含义(现代常用) 由“常”(频繁)和“断”(中断)组成,表示事物频繁中断、缺乏连贯性。

二、古代文献中的特殊含义 在《管子·问》中,“常断”指日常的判决事务,属于古代行政术语:


注意:现代使用中一般取第一种含义(成语用法),第二种属于特定古籍中的专业表述,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安仁疤痆八字帖儿背对背边都不可乡迩不平侧厚超生初选绌约村讴措措打鸣儿都总饿殍遍野烦敛風豪奉祝隔别革出教门革孽宫阁孤童缓征回舻昏狡降宣矫饰家无斗储节侠经济技术开发区进陷攫金钧分力促緑衣郎贸说免调棉蚜叛戾偏端凭槛青木任从榕海桑封神火爽号悚怛酸痹橚槮甜言美语通患婉转畏迫无何相形失色遐区洗骨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