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umerous and disorderly] 繁杂;杂乱繁多
壁垒重坚,沓杂似军行。——枚乘《七发》
纷乱。 汉 枚乘 《七发》:“壁叠重坚,沓杂似军行。” 艾青 《马赛》诗:“他们前进时,溅出了沓杂的言语。”
“沓杂”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tà zá,注音为ㄊㄚˋ ㄗㄚˊ,主要用于形容事物纷乱、繁杂或数量众多的状态。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词义核心
指事物繁杂、杂乱无章,或数量繁多而无序的状态。例如:
字义组合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出处,可参考《七发》等古文典籍或现代文学作品。
《沓杂》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事物繁杂、杂乱无章的样子。它形容事物过多、过密、错杂在一起的情况。
《沓杂》的部首是水(氵)和木(木),分别位于上下两个部分。 它的总笔画数为17,其中水的部分占5画,木的部分占12画。
《沓杂》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庄子·天地》:“天地辽辽,独沓杂从。”这个词在文献中的使用使其逐渐定型,并被纳入字典。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的书写形式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水的部分更像是“氺”,木的部分也可以写作“木”。这种写法可以在古代文献和古籍中见到。
1. 这个书架上的书太沓杂了,我都找不到我要的那本了。
2. 桌子上摞着沓杂的文件,看起来一点也不整齐。
1. 杂乱无章。
2. 纷纷扬扬。
3. 复杂多样。
1. 混乱。
2. 杂乱。
3. 紊乱。
1. 井然有序。
2. 整洁有序。
3. 平整整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