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会的意思、句会的详细解释
句会的解释
核算。 唐 柳宗元 《安南都护张公墓志铭》:“﹝ 张舟 ﹞始命 蘄州 蘄春 主簿,句会敏给,厥声显扬。” 唐 柳宗元 《馆驿使壁记》:“列其田租,布其货利,权其入而用其积,於是有出纳奇赢之数,句会考校之政。”句,一本作“ 勾 ”。
词语分解
- 句的解释 句 ù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句子。句法。 〔句读( 量词,用于语言:三句话不离本行(俷 )。恥 )〕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 句 ō 〔高句骊〕古国名,即“高丽”。 笔画
- 会的解释 会 (會) ì 聚合,合拢,合在一起:会合。会审。会话。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会议。开会。 重要的或中心的城市:都(?)会。省会。 彼此见面:会面。会见。 付钱:会账。会钞。 理解,领悟,懂:会
专业解析
句会的汉语词典释义
“句会”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含义和用法的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核心意思:
-
逐句核对、稽查计算:
- 这是“句会”最原始和核心的含义。它指对文书、账目等进行逐字逐句的仔细核对、计算和审查,以确保其准确无误。
- 来源依据: 此释义源于古代文献记载。例如,《周礼·天官·小宰》中虽未直接出现“句会”一词,但记载了“听出入以要会”的职责,郑玄注解释“要会”为“计最之簿书”,包含了稽查核算之意,后世“句会”的稽查职能与之相关。更直接的记载见于《新唐书·百官志》,其中提到相关官职需“句会”事务,明确指向稽查计算的工作。(指代《周礼》、《新唐书》等历史文献记载的稽查核算职能)
- 现代关联: 在现代汉语中,此义项已不常用,但在研究古代文书、制度或特定语境下(如古籍整理、历史研究)仍可能遇到,意指精细的核对与计算。
-
古代官署名或官职名(唐宋时期):
- 在唐宋时期,“句会”曾作为具体的官署名称或官职名称出现,其职责正是履行上述的稽查、审计、核对账目文书等工作。
- 来源依据: 此义项有明确的历史制度记载。如《新唐书·百官志》详细记载了中央及地方机构中设置的各种“句”职(如句覆官、句勘官),其部门或职务常被泛称为“句会”,负责审计财政收支、核查簿籍。宋代也继承了类似制度。(指代《新唐书·百官志》等关于唐宋官职制度的记载)
- 现代关联: 此义项属于历史专有名词,仅用于指代唐宋时期特定的审计机构或官职。
“句会”一词的核心在于精细的核对与稽查计算,其具体应用在古代(尤其是唐宋)曾体现为一种专门的审计官职或机构名称。在现代汉语中,其作为官职/机构名的用法已消失,其“逐句核对稽查”的本义也较少使用,主要出现在与古代文献、制度相关的学术研究或特定语境中。
参考资料依据:
- 释义主要依据古代经典史书和制度文献,如《周礼》(及其注疏)、《新唐书·百官志》、《宋史·职官志》等,这些是研究古代职官和制度最权威的原始史料来源。
- 现代权威辞书如《汉语大词典》、《辞源》等在收录“句会”词条时,其释义亦基于对这些历史文献的考释和总结。
网络扩展解释
“句会”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解释:
1.古义:核算、管理(动词)
- 基本含义:指对账目、事务的核算或审查,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唐代柳宗元在《安南都护张公墓志铭》中记载“句会敏给”,描述张舟处理事务时精明干练。
- 构词解析:
- “句”通“勾”,意为核查;
- “会”指聚合、计算,如《汉典》中“会”有“付钱”“领悟”等引申义。
- 使用场景:多用于历史文本或涉及财务、管理的语境。
2.现代引申义:口才流利(形容词)
- 基本含义:形容人口齿伶俐、思维敏捷,善于表达和辩论。
- 构词解析:
- 使用场景:现代口语或文学中,用于赞美他人的沟通或辩论才能。
补充说明
- 词义差异原因:古义侧重实际事务处理能力,现代引申义可能受“会”的“能力”含义影响,逐渐演变为对语言能力的强调。
- 注意:第二种解释(口才流利)主要见于部分现代词典(如),但未见于权威古籍,使用时可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柳宗元集》或语言学专业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安时处顺白夾笨货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裁止长年三老舛杂初犯黜昏淳淳倒乱道儒大小阮點計遁世遗荣二十四考中书令放大房卡访索風隊抚和覆酒瓮干鉴高安公法彀当顾后归骸浣溪笺豁剌剌金穗良夜论旨率义马裘梅魂宁边偶章疲羸破琴毬门驱鳄鱼三爵之罚三梢末尾涩滞膳啖伤情申甫渗金沈迷式谷输实随高就低龆齿萧艾销钝萧丘瑕殄卸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