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昌本的意思、昌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昌本的解释

菖蒲根。昌,通“ 菖 ”。《周礼·天官·醢人》:“朝事之豆,其实韭苴、醓醢,昌本、麋臡,菁菹、鹿臡,茆菹、麇臡。” 郑玄 注:“昌本,昌蒲根,切之四寸为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昌本"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代词汇,其核心释义可追溯至《周礼》等典籍。根据《汉语大词典》及《周礼注疏》记载,该词主要包含两重含义:

  1. 植物学释义

    指菖蒲的根茎,属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周礼·天官·醢人》郑玄注云:"昌本,谓菖蒲根切之四寸为菹",说明其作为祭祀食品原料的用途。菖蒲根在古代被用于腌制"菹"类祭品(《周礼正义》卷五)。

  2. 礼制引申义

    因菖蒲具有香气特性,其根茎被赋予祛邪纳吉的象征意义。《礼记·月令》载:"冬至后,水泉动,菖始生。菖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印证其在农耕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汉代《神农本草经》更将其列为上品药材,形成"药用——祭祀"的双重文化属性。

该词在《骈雅·释草》《齐民要术·飧饭》等古籍中均有用例,体现了古代植物命名"以形寓德"的特点,即通过植物的生物特征寄托对昌盛本源的追求(《中国本草学源流》第二章)。现代《汉语大词典》第七册收录该词条时,特别标注其典出《周礼》的特殊语用背景。

网络扩展解释

“昌本”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1. 基本定义
    “昌本”指菖蒲的根茎,其中“昌”为通假字,通“菖”。该词最早见于《周礼·天官·醢人》,记载其作为祭祀或饮食中的腌菜原料,需切为四寸长的段(“切之四寸为菹”)。

  2. 文献依据
    郑玄在注解《周礼》时明确提到:“昌本,昌蒲根”,印证了其植物属性。此外,《礼记·郊特牲》等典籍也提及昌本与古代礼仪的关联。

  3. 延伸用途
    菖蒲根在古代不仅用于饮食,还可能涉及药用或象征意义。例如,菖蒲在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有驱邪功效,但“昌本”一词更侧重其作为食材的用途。

  4. 现代语境
    现代汉语中该词已较少使用,仅见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化讨论中。部分现代例句(如公司名称)属于借用,与古义无关。

“昌本”是古代对菖蒲根的特称,主要用于礼制或饮食场景,需结合文献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周礼》郑玄注及汉典等权威释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按拍备不住畚斗哺乳动物才章陈隋调宠昵捶丸处堂燕雀翠绕珠围村园耽槃紞如倒屣相迎大势至兜底断岫二面翻环燔祭改良派干货颔颏赫斤户钞见礼极左馂馅冷金笺灵会沦歇炉冶梅菹谋客偏枯破璧潜龙气恨恨清事人己一视蚀耗石桥失丧石栈食筯疏分蜀綉宿寓太平洋贪汙涛涛填砌投稿为时过早僞真芜浅无啥先春枵腹从公小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