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槃的意思、耽槃的详细解释
耽槃的解释
耽于游乐。《文选·潘岳<射雉赋>》:“耽槃流遁,放心不移。”一本作“ 耽盘 ”。 徐爰 注:“槃,乐也。”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妙音感人,犹美色6*惑志,耽槃荒酒,易以丧业。”
词语分解
- 耽的解释 耽 ā 沉溺,入迷:耽乐。 迟延:耽误。耽搁。 笔画数:; 部首:耳; 笔顺编号:
- 槃的解释 槃 á 同“盘”①③。 快乐:“昔文王不敢槃于游田,以万人惟忧。” 姓。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耽槃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耽槃”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其含义可从字源和古籍用例两方面进行解释:
一、字义分解
-
耽 (dān):
- 《说文解字》:“耽,耳大垂也。从耳,冘声。《诗》曰:‘士之耽兮。’”本义指耳朵大而下垂。
- 核心引申义:沉溺、迷恋、过度投入。如《诗经·卫风·氓》:“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指女子不要过分沉溺于与男子的恋情中。
- 来源参考:《说文解字注》、《诗经》。
-
槃 (pán):
- 同“盘”,本义指承托或旋转的器皿。
- 核心引申义:盘桓、逗留、安乐。如《后汉书·郅恽传》:“槃桓利居。”指流连安居。
- 来源参考:《说文解字》、《后汉书》。
二、合成词“耽槃”释义
“耽槃”为同义复合词,强调过度沉溺于某种事物或状态而滞留其中,多含贬义:
- 核心含义:深深迷恋、滞留享乐。
- 古籍用例:
- 《世说新语·品藻》:“刘尹(刘惔)云:‘人言江虨(江思玄)田舍,江乃自田宅屯。’” 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江惇传》:“耽槃隐逸,每有超世之迹。” 此处指江惇沉溺于隐逸生活,有超脱世俗的行迹。
- 南朝梁·僧祐《弘明集》:“且生必有死,庄晞盗跖,同归一揆……何故忙忙失性,耽槃无厌?” 批评世人沉迷物欲不知满足。
- 来源参考:《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弘明集》。
三、总结释义
耽槃(dān pán):指过度沉溺、迷恋某种事物(如逸乐、隐逸、嗜好等)而滞留其中,不能自拔。属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被“沉溺”“耽溺”“迷恋”等词取代。其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常见于批评或描述过度投入的状态。
网络扩展解释
“耽槃”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ān pán,其核心含义是形容沉迷于安逸享乐的生活,缺乏进取心。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指过度沉溺于游乐或舒适的生活状态,不思进取,忽视工作或责任。常用于批评懒散拖沓、贪图享乐的行为。
2.字词解析
- 耽:本义为沉迷、沉溺。
- 槃:原为佛教术语,指智慧或觉悟(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槃”),但在成语中引申为“享乐”或“安逸”。
3.使用场景
- 描述某人因贪图享乐而荒废事业,例如:“他耽槃于酒色,荒废学业”。
- 古籍中多用于警示过度纵欲的危害,如三国嵇康《声无哀乐论》提到“耽槃荒酒,易以丧业”。
4.出处与示例
- 出自潘岳《射雉赋》:“耽槃流遁,放心不移”,后徐爰注释“槃,乐也”。
- 近义表达包括“耽于逸乐”“玩物丧志”,相关成语如“虎视耽耽”“珠槃玉敦”。
5.补充说明
需注意“耽槃”与佛教原义中的“槃”不同,此处为贬义用法。现代语境中多用于书面或文学批评,口语较少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相关成语,可参考《文选》《声无哀乐论》等文献,或查阅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猿暴骜豹革被声布隆迪不相投不屑毁誉成龙配套穿空纯阳村学堂刀客答声打游击典田分洪服俸弓絃姑负郭碑黄梁美梦昏惨惨鉴断矫诏嗟忧济济洋洋畸流洽客经济衰退警惧课书练帛六位妙喜鸣环敏晤磨豆腐拗句格劈空批削牵网鞘段樵客青煤驱鸡劬劳之恩群艺仁董认识十二经脉松茸溲浡铁板红泪录题派透糖外带瓦盆鼓先畴仙居邪山信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