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改良派的意思、改良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改良派的解释

奉行改良主义的政治派别。 毛6*6*东 《纪念*********先生》:“纪念他在 中国 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 中国 革命民主派立场,同 中国 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 巴金 《关于<父与子>》:“作者是一个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者,是一个改良派, 西欧 派。”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改良派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改良派在汉语词典中的核心定义指主张通过渐进式改革而非激进手段来改进现有制度或事物的群体或思想流派。该词由“改良”(改进、优化)与“派”(流派、派别)组合而成,强调在保留原有框架基础上进行局部调整的立场。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汉语词典释义

  1. 基本词义

    改良派指倡导通过温和、渐进的方式对社会制度、文化习俗或技术方法等进行改进的群体。区别于“革命派”,其核心在于“改而存续”,即修正弊端而不颠覆根本。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422页,商务印书馆。

  2. 构词解析

    • 改良:意为“去除缺点,使之更优良”(《辞海》第七版)。
    • 派:表示“具有共同主张或风格的群体”(《古代汉语词典》第1021页)。

      综合来源:《汉语大词典》"改良"词条(在线版:www.hydcd.com)。


二、历史语境中的典型指代

  1. 中国近代史范畴

    特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的政治力量,如康有为、梁启超代表的“维新派”(亦称“改良派”),主张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实现强国目标,反对暴力革命。

    来源: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章(人民出版社)。

  2. 社会改革领域

    泛指任何领域主张渐进式优化的群体,如农业改良派(推广新品种)、教育改良派(倡导教学方法革新)等。

    来源:《中国社会学百科全书》"社会运动"条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三、学术辨析

改良派与革命派的本质差异在于:


参考资料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12450-8。
  2. 《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 978-7-5326-5350-0。
  3.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人民出版社,ISBN 978-7-01-020580-3。
  4. 《汉语大词典》网络版:www.hydcd.com(权威在线词典库)。
  5.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联经出版公司,ISBN 978-957-08-5522-3。

(注:部分工具书无公开电子链接,建议通过官方出版社或图书馆查阅纸质版;在线词典《汉语大词典》为可验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改良派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政治背景的术语,其核心含义及特点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一、基本含义

改良派指主张通过渐进式改革而非暴力革命来推动社会进步的群体或思想,强调在现有制度基础上逐步调整。其特点包括注重实用性、反对激进变革,与革命派形成鲜明对比。


二、历史背景与典型代表

  1. 起源:该词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受西方思想影响,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提出通过改革政治、经济制度挽救国家危机。
  2. 政治主张:主张君主立宪制,反对推翻清朝统治,提倡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但保留传统儒家思想。
  3. 历史事件:以1898年戊戌变法为实践高峰,但因保守势力阻挠失败,康梁流亡海外继续宣传改良思想。

三、与革命派的冲突

20世纪初,改良派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围绕改革方式展开激烈论战:


四、其他领域应用

除政治领域外,改良派概念也可用于描述社会、经济、科学等领域中主张渐进改革的思想流派。

如需进一步了解改良派与保皇派的区别或具体历史事件细节,可参考来源网页(如、10)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半路出家薄设操作台吃闭门羹驰翔串店大发慈悲大幻当簿对耦风虫隔世公份浣纱石虎头枕建始殿甲乙金声鸠栖蠲疑秬酒颶母魁刚揽镜联肩聊城市离构里弄拢船邈志迷背迷你裙秘书丞谬爲米制模式识别袍笏蓬壶穷交其验如响拳局箑蒲舌面前音圣裁深隐舍手十年视如寇仇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淑孝疏杼驷騵天壤王郎体语僮然望天盆违限无巧不成话湘剧咸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