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诗文中对仗工整、贴切。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世称 宋 诗人句律流丽,必曰 陈简斋 ;对偶工切,必曰 陆放翁 。” 朱自清 《古诗十九首释》:“ 东汉 文体,受辞赋的影响,不但趋向骈偶,并且趋向工切。”
“工切”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用于文学领域,特指诗文中对仗工整且贴切的表达方式。以下是详细解释:
“工切”由“工”和“切”组成:
多用于古代文学批评,尤其是评价骈文、律诗等讲究对仗的文体。例如:
“工切”是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体现了汉语诗文对形式美与内容精准性的双重追求。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吴礼部诗话》或朱自清相关论述。
《工切》是一个成语,意指办理某项工作时,不能很好地把握时间和进度,结果难以如期完成。
《工切》是由“工”和“切”两个字组成的。其中,“工”是汉字的基本部首之一,表示工作、职业等含义;“切”是指劈开、划分。
“工”的笔画数为3画,“切”的笔画数为6画。
《工切》一词可以追溯到《郑谷传·郑昭公问》中的记载,形容工作中无法安排得当,导致任务不能顺利完成。
在繁体中,《工切》用繁体字“工切”来表示。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没有具体的《工切》的写法,因为成语的书写形式一般在宋代以后才开始规范化。
1. 他时间管理不善,总是工切,导致经常加班。
2. 如果不好好组织任务,就容易陷入工切的困境。
1. 工作切合:指工作内容与实际需求紧密相结合。
2. 工切不合:指工作安排不当,不符合实际需求。
3. 随心所切:指按照个人的兴趣和意愿随意处理事务。
无计划、无条理
有条理、有计划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