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桃卯的意思、桃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桃卯的解釋

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飾物。《宋書·禮志一》:“舊時歲旦,常設葦茭、桃梗、磔雞於宮及百寺門,以禳惡氣。《漢儀》,則仲夏之月設之,有桃卯,無磔雞。”參見“ 桃印 ”、“ 剛卯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桃卯(táo mǎo)是古代中國民俗中的一種辟邪物品,具體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材質與形制

    指用桃木制成的“卯”形飾物。古人認為桃木有驅邪功效,故将桃木雕刻成兩半相合的卯狀(類似符契),常懸挂于門戶或佩戴于身,用以鎮壓邪祟、祈求平安。

    來源:《漢語大詞典》釋義“桃木制的卯形飾物”

  2. 别稱與演變

    亦稱“桃印”,漢代已有記載。據《風俗通義》描述,其形制為長六寸、寬三寸的桃木闆,上書祈福文字或神像,後逐漸簡化為小型佩飾。

    來源:《荊楚歲時記》注引漢代文獻

二、文化内涵

  1. 五行象征

    桃木屬陽(五行中東方為木,主生發),卯為十二地支之一,對應春分、黎明等陽氣升騰之時,二者結合象征生機與驅陰之力。

    來源:漢代谶緯學說中的五行理論

  2. 民俗功能

    主要用于歲時節令(如端午節)或祭祀儀式中,與艾草、菖蒲等并列為傳統辟邪物,反映了古人以自然物抵禦災異的觀念。

    來源:《東京夢華錄》對宋代端午習俗的記載


引用說明:

因古籍原文無公開網絡鍊接,釋義依據《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風俗通義校注》(中華書局)、《荊楚歲時記譯注》(湖北人民出版社)等權威文獻綜合整理。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收錄的相關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桃卯”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辟邪飾物,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桃卯是用桃木雕刻而成的護身符,主要用于驅除邪氣、禳災祈福。其名稱中的“桃”指桃木(傳統認為有驅邪功效),“卯”可能與地支中的第四位相關,但此處更偏向器物名稱的專指。

2.曆史記載

據《宋書·禮志一》記載,漢代儀禮中,仲夏時節會在宮門、寺廟等場所懸挂桃卯,與葦茭、桃梗等共同用于禳除惡氣。而歲旦(新年)時則用桃梗、磔雞等替代。

3.相關習俗與器物

4.文化意義

桃木在傳統文化中被賦予“鎮鬼壓邪”的象征意義,如《山海經》提及神荼、郁壘用桃木制鬼的傳說。桃卯作為桃木制品,是這一信仰的具體化表現。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文獻或辟邪習俗的演變,可參考《漢儀》《宋書》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罷列鹎鵊碧泱泱長蘇蚩谪酬赓傳叙雕闌抖索短劍梵門藩篆肥城飛刍挽粒飛蓬乘風焚枯食淡肱髀鈎稽海湄鴻章讧阻護諱混侔儉汰交迹剿殄紀念錦繡河山久計克然空包彈旒翣六陽蒙童蔑污牧倅納谏如流年月日嶷如辟彊丕猶迫愶普遍性前言不答後語淺要乞力馬紮羅山上的雪清書頃者戎狄僧衣上忙沈墊墊聖心勝友戍城殊錫隨機信號損徹天理昭昭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