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自找挨骂。《笔生花》第二回:“呀,姑娘好端端啼哭做甚?恐被人看见,又要讨駡。”《笔生花》第七回:“ 采芹 道:‘方才因见公子吃得沉醉,若插嘴时又好讨駡了。’”
“讨骂”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用的动词性短语,其核心含义指“主动招惹他人责骂或批评”,通常带有主观上的明知故犯或行为不当的意味。以下从词典释义、用法及语用角度分析:
词义解析
该词由“讨”(主动寻求)和“骂”(责骂)构成,字面可理解为“自找责骂”。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记载,“讨骂”指“言行不当而招致他人斥责”,例如:“他明知违规还这么做,简直是讨骂。”
语法特征
作谓语时需带宾语或补语,如“讨骂的举动”“讨骂来了”。在《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其被归类为“心理使动类短语”,强调行为引发他人负面情绪反应。
语用色彩
该词多含贬义,《汉语语用学教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指出,其常用于责备语境,如父母训斥孩子:“作业没写完就玩手机,你这不是讨骂吗?”
近义对比
与“找骂”“欠骂”构成近义词群,但“讨骂”更突出主动性。据《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年辨析,“找骂”侧重结果被动性,“讨骂”则强调行为故意性。
文化关联
该词体现汉民族“慎行避咎”的传统观念,《汉语文化语用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分析称,此类词汇反映中国社会对言行后果的敏感性,常用于规劝他人遵守规范。
“讨骂”是一个口语化表达,通常指某人言行不当,主动招惹他人,导致自己被责骂或批评。其含义和用法可以从以下角度理解:
字面拆解
常见使用场景
感情色彩
该词多含贬义,但语境不同可能带有无奈或幽默感。需注意语气,避免在正式场合使用。
近义词
“找骂”“自讨没趣”“惹人嫌”等均有类似含义,但“讨骂”更强调“主动招惹”的结果。
示例:孩子故意打翻饭碗,母亲生气说:“你这就是讨骂!” 此处既指孩子行为不当,也隐含“明知故犯”的责备。
百衲衣变律偪窄蚕熟岔路春服出阵斗叠敦默寡言烦愁風刺浮光赋敛附民干隔涝汉子歌哭鬼蝶黄门北寺狱歡浃会串荟萃一堂晖景湖畔嘉答肩辇佳语汲短继迹积善成德旧楮九囿攫攘口才凉意流杀论反闾闬麻屦蛮楚明子敏明木钩子奶牙宁俭盘壑潘江陆海倾心青罩妻息繞梁声伤廉身裁摄悟食蛤蜊水容谈笑自如谈圆说通伟论无个事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