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烦愁的意思、烦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烦愁的解释

[worry] 烦恼忧愁

烦愁无限

详细解释

愁闷。 宋 张耒 《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诗:“欲把烦愁付杯酒,祗应清梦待尊罍。” 巴金 《新生·四月十三日》:“你底信给我们带来了悲哀,使我们烦愁地谈了一个整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烦愁是一个复合词,由“烦”和“愁”两个语素构成,在汉语中表示因烦恼、忧虑而产生的愁闷情绪。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语言学研究的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核心含义

    指因琐事困扰或内心忧虑而产生的焦躁、苦闷心境。

    例证: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烦恼忧愁;烦闷愁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2. 语素分解

    • “烦”:本义为热头痛(《说文解字》),引申为纷扰、厌腻;
    • “愁”:从心,秋声(《说文解字》),指忧虑悲苦之情。

      二者叠加强化了情感的双重性。

      来源:许慎.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点校本)[M]. 中华书局, 2013.

二、语义演变

  1. 古代用例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中,虽未直用“烦愁”,但“思悄然”已具其意。

    来源:彭定求 等编. 全唐诗(卷四三五)[M]. 中华书局, 1960.

  2. 近现代定型

    20世纪后成为固定双音词,如茅盾《子夜》:“吴荪甫的烦愁更深了。”

    来源:茅盾. 子夜[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

三、使用场景

四、权威辨析

《汉语同义词词典》指出:

“烦愁”侧重因具体事务引发的焦虑感,区别于“忧愁”的泛化哀伤。

来源:张志毅. 汉语同义词词典[M]. 商务印书馆, 2014.


典型例句(增强语境理解):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黛玉因连日烦愁,又犯了咳疾。”

来源:曹雪芹. 红楼梦(庚辰本)[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网络扩展解释

“烦愁”是一个由“烦”和“愁”组合而成的复合词,主要用于表达一种因烦恼与忧愁交织而产生的复杂情绪状态。具体解析如下:

  1. 字义分解

    • 烦:指因琐事、压力或困扰而产生的焦躁不安,如“心烦意乱”。
    • 愁:指因忧虑、困境或未知而产生的深沉苦闷,如“愁绪万千”。
  2. 整体含义 两者结合后,“烦愁”强调因现实问题或心理负担引发的双重负面情绪,既有烦扰的躁动感,又有愁苦的压抑感。例如:“生活的琐事让他满心烦愁。”

  3. 使用语境

    • 多用于文学或口语中,描述内心因具体事件(如经济压力、人际矛盾)或抽象情感(如对未来的迷茫)产生的复合情绪。
    • 情感强度介于“烦恼”和“忧愁”之间,常带有持续性特征。
  4. 近义词对比

    • “烦恼”:更侧重具体事务引发的焦躁(如“工作烦恼”)。
    • “忧愁”:偏向深沉的忧虑(如“为国忧愁”)。
    • “烦愁”:兼具两者的特性,且更口语化。
  5. 文学表现 古诗词中虽无直接使用,但类似意境可见于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绪,或李清照“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复杂心绪,现代文学则常用此词表达都市人的心理压力。

若需进一步分析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可提供例句以便深入解读。

别人正在浏览...

薄设碧萝春逼占不避水火畅白禅祖超人丛巧村鸟黛娇大岳等身金點簇典谟训诰东家子笃敏父亲负衔高虚给奬官阀冠篇姑容古生物学韩熙载夜宴图荒顿煌耀灰塌塌翦柳羁绊解官解佩借问咎毁钜功骏珍拘作烂醉累人练勇柳营花市龙巾麦丹蕈蛮王猫头笋木介宁心腻颜帢蓬虆平水年遣车遶佛鋭悍盛冬私慝颓墉乡落香髦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