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天祸的意思、天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天祸的解释

上天降下的祸殃。《公羊传·宣公十二年》:“边垂之臣,以干天祸。” 晋 潘岳 《******赋》:“何遭命之奇薄兮,遘天祸之未悔。”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 真宗 即位,有彗星见于东方……是天祸也。” 清 侯方域 《郑氏东园记》:“将人事废而天祸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天祸”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基本释义

“天祸”是由“天”与“祸”组合而成的复合词,指由自然力量或超自然因素导致的灾难、祸患。其中:

二、文化内涵

古代文献中,“天祸”常与“天命观”关联,体现人对自然的敬畏。例如:

三、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天祸”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语境,泛指不可预知的重大自然灾害(如“天祸无情,人间有爱”),隐含“人力难以避免”的无奈感。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年。
  3. 《左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4. 《汉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中华书局,1962年。

网络扩展解释

“天祸”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定义
    “天祸”指上天降下的祸殃,常用来描述由自然力量引发的灾难,如洪水、地震、台风等不可抗灾害。古代文献中多强调其“非人力所能抗拒”的特性,例如《公羊传》提及“边垂之臣,以干天祸”。

  2. 现代与古代用法的差异

    • 古代语境:除自然灾害外,还隐含“天谴”色彩,如彗星出现被视为不祥之兆(宋丁谓《丁晋公谈录》提及真宗即位时的彗星事件)。
    • 现代用法:更侧重指自然灾害本身,如“台风过后,城市变成天祸现场”。
  3. 使用场景与例句

    • 用于描述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后果,例:“暴雨引发洪水,带来天祸”。
    • 偶见引申为严重的人为灾祸,如“贪官祸国殃民”等(需结合语境判断)。
  4. 文化内涵
    该词暗含对自然的敬畏,提醒人类需保持谦逊态度,如《寡妇赋》中“遘天祸之未悔”体现命运无常的感慨。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公羊传》《丁晋公谈录》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星备份贲庸勃然大怒沧浪叟长空娼楼承教谶箓尺水丈波丑名喘吓槌牛村潭谠言雕金鼎社抵塞丢魂丧胆端远旛麾分器艮隅搆搆海港豪彘鹤发翁佪翔烜然唿噜兼容并蓄交衢介僎惊心惨目击折酒态寄赃居里可必刻怪框框两级师范学堂楼阙麻蛋木琴濆沸篷篙谯居雀离浮图人上事权俗下文字贪泉抟空捕影驼肩万人之敌无权想来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