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贲庸的意思、贲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贲庸的解释

指帝王居处的大墙。《尚书大传》卷四:“天子賁庸,诸侯疏杼;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郑玄 注:“賁,大也。墙谓之庸。大墙,正直之墙。”《太平御览》卷一八七引此文作“賁墉”。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宫殿》:“帝居墙曰賁庸。”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贲庸”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含义

“贲庸”指帝王居处的大墙。其中,“贲”意为宏大、壮丽,“庸”通“墉”(即墙),合起来表示帝王宫殿或居所的宏伟围墙。


出处与用法

  1. 文献来源
    该词最早见于《尚书大传》卷四:“天子贲庸,诸侯疏杼;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东汉经学家郑玄注:“贲,大也;墙谓之庸。大墙,正直之墙。”
    另《太平御览》卷一八七引此文时作“贲墉”,进一步印证了“庸”与“墉”的通假关系。

  2. 应用场景
    在古籍中,“贲庸”多用于描述帝王居所的庄严与规格,属于特定礼仪制度下的建筑称谓。例如明代王志坚《表异录·宫殿》提到:“帝居墙曰贲庸。”


补充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贲庸》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形容人物的外表或气质大方、优雅。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贝字旁,右边的部首是干字旁。它的笔画数是10画。《贲庸》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经》中,用来描述贤者的外貌和风度。在繁体字中,《贲庸》的写法保持不变。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目前没有相关的资料显示《贲庸》这个词在古代的写法有何不同。以下是一个使用《贲庸》的例句:他的举止言谈都十分贲庸。组词方面,可以用《贲庸》分别组成其他词语,比如《贲庸风度》、《贲庸举止》等。在意义上,与《贲庸》相近的词语有《雅致》、《风流》等。而与《贲庸》相反的词语则可以是《粗俗》、《猥亵》等。希望这些答案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