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陶侃之僻的意思、陶侃之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陶侃之僻的解释

《晋书·陶侃传》:“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 侃 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 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餘雪犹溼,於是以屑布地。及 桓温 伐 蜀 ,又以 侃 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后因以“陶侃之僻”为爱惜物力之典。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陶侃之僻”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其核心含义为爱惜物力、注重节俭,常用来形容人珍惜资源、精打细细算的品格。以下从出处、典故、含义及用法三方面详细解释:


一、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出自《晋书·陶侃传》,记载了东晋名将陶侃的事迹。陶侃以勤勉节俭著称,其言行被后人视为典范,成语“陶侃之僻”即源于他治理事务时体现的节俭作风。


二、典故解析

典故包含两个典型事件:

  1. 鞭责毁稻者:陶侃外出时,见有人随意摘取未成熟的稻穗,便怒斥其“不事耕作却糟蹋粮食”,并鞭打此人,以此警示他人珍惜粮食。
  2. 木屑竹头的妙用:陶侃命人收集造船剩下的木屑和竹头,起初众人不解。后来积雪路滑,他用木屑铺地防滑;伐蜀时,竹头被制成船钉,物尽其用。

这两个故事共同体现了他对资源的珍视和长远规划能力。


三、含义与用法


四、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晋书·陶侃传》原文或相关历史评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陶侃之僻

陶侃之僻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成语,形容一个人自负、独特、不合群的性格。下面将对这个成语进行详细解析。

意思

陶侃之僻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具有陶朱公般的才华和独特的个性。陶朱公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文创作风格独特,个性鲜明,不拘一格。因此,陶侃之僻指的是一个人有着与众不同、独立个性的特点。

拆分部首和笔画

陶侃之僻的拆分部首是阜和亻,拆分笔画为6画。

来源

陶侃之僻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许仲琳的《陶侃公集·韩评事书》中,用以形容陶朱公的独特个性。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流传开来,成为文人墨客间的常用词汇,用以形容具有与众不同思想和行为的人。

繁体

陶侃之僻的繁体字写作「陶侃之僻」。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成语陶侃之僻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变化,但其基本意思并没有改变。一些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写法可能为「陶戡之僻」或「陶侃之辟」。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陶侃之僻这个成语的例句:

  1. 这个画家的作品总是别具一格,真可谓陶侃之僻。
  2. 他的个性非常独特,常常被人称为陶侃之僻。
  3. 只有具备陶侃之僻的人才能在创作中独辟蹊径。

组词

与陶侃之僻相关的组词有:陶朱公、独特、自负、风格独特、不合群等。

近义词

与陶侃之僻意思相近的成语有:独具慧眼、异人观止、独立见识等。

反义词

与陶侃之僻意思相反的成语有:随波逐流、平庸无奇、难分伯仲等。

别人正在浏览...

宝母被辞卞璞变徵之声镳镳弊居不衷草市长波淳钩矬陋打垜大室大阵仗地球仪兜盘風竇浮爵躬蹈矢石攻习骇鹿健啖江调湔洒佳期警锡寄筌鸡肉畿田戢息机暇筷笼子魁酋力场里第里西湖緑章漫岗某者猱杂拍竿佥押庆洽权轴趣势三年丧神荡神象释軷收市疏跃随和堂坛腿弯卧不安枕下层社会镶牙险污啸聚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