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range osmanths] 一種常綠灌木,雌雄異株,葉長橢圓形,開橘紅色花,香味很濃,是珍貴的觀賞植物。又叫“金桂”
(1).桂樹的一種。 晉 嵇含 《南方草木狀》卷中:“桂有三種:葉如柏葉,皮赤者為丹桂。” 唐 白居易 《有木詩》之八:“有木名丹桂,四時香馥馥。” 清 吳骞 《扶風傳信錄》:“井上碧梧驚葉落,苑間丹桂瀉香空。”
(2).《晉書·郤诜傳》:“﹝ 武帝 ﹞問 詵 曰:‘卿自以為何如?’ 詵 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後以“丹桂”比喻秀拔的人才。《宋史·窦禹鈞傳》:“﹝ 竇儀 ﹞弟 儼 、 侃 、 偁 、 僖 ,皆相繼登科。 馮道 與 禹鈞 有舊,嘗贈詩,有‘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 元 吳昌齡 《張天師》第一折:“你隻想鵰鶚起秋風,怎知我月中丹桂非凡種。”《歧路燈》第二四回:“一副木對聯,上刻着七言一聯雲:‘一叢丹桂森 梁苑 ,百裡甘棠覆 浩州 。’ 紹聞 方曉得是個舊家。”
(3).舊時稱科舉中第為折桂,因以丹桂比喻科第。 唐 黃滔 《寓題》詩:“損生莫若攀丹桂,免俗無過詠紫芝。”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為第等後久方及第》:“ 溫岐 濫竄於白衣, 羅隱 負寃於丹桂。” 元 白樸 《牆頭馬上》第二折:“他折一枝丹桂羣儒駭,怎肯十謁朱門九不開。”
(4).比喻子息。舊稱人子曰桂子。見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子孫》。 明 高明 《琵琶記·牛相教女》:“回首庭前,凄涼丹桂好傷懷。”
(5).傳說月中有桂樹,因以“丹桂”為月亮的代稱。 唐 曹松 《中秋月》詩:“遙遙望丹桂,心緒更紛紛。” 宋 葛勝仲 《虞美人》詞:“一輪丹桂窅窊樹,光景疑非暮。”
“丹桂”一詞的含義可從植物特征和文化象征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植物學特征 丹桂是木犀科常綠喬木或灌木,高3-18米,葉片革質呈橢圓形,花為橘紅或橙黃色,香味濃郁,花期9-10月,果期翌年3月。作為桂花品種之一,其特點是雌雄異株,葉脈明顯,屬于珍貴觀賞植物,兼具香料價值。
二、文化象征
三、特殊代指 偶見文獻中以丹桂代指月亮,源自“月中有桂樹”的傳說,但此用法較罕見。
(注:如需了解丹桂栽培技術或詩詞典故細節,可查閱《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丹桂,由兩個漢字組成,是一個漢語詞語。丹(dān)指的是紅色、美麗的顔色,桂(guì)指的是桂樹。丹桂的意思是指紅色的桂樹,寓意美好和吉祥。
拆分部首和筆畫:丹字的部首是丶,并且擁有4個筆畫;桂字的部首是木,并且擁有10個筆畫。
丹桂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古人常常将桂樹比喻為高潔和賢良的象征,而丹色則代表着美好和吉祥。因此,丹桂這個詞逐漸成為了表達美好和吉祥的象征。
在繁體字中,丹字保持不變,而桂字的寫法會稍有不同,為槐字旁加上木字旁,形成檜字。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丹字的形狀與現代略有不同,沒有右上方的橫筆畫,并且下方有一小點表示。桂字的古代寫法則是将上下兩個木字旁結合形成一個複雜的字形。
例句:1. 那棵丹桂樹在秋天裡露出了深紅色的果實。 2. 這座花園裡種滿了丹桂,給人一種宜人的氛圍。
組詞:丹桂枝、丹桂盛開、丹桂飄香
近義詞:紅桂、朱桂
反義詞:喪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