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省城的意思、省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省城的解釋

[provincial capital] 省政府所在地,省會

去省城辦事

詳細解釋

省行政機關所在地。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書·雷司空著述》:“訪之 豐城 司空後人,及省城坊肆,皆烏有。”《官場現形記》第四三回:“ 區奉仁 是久在外任,省城裡這些同寅,素來隔膜。” 巴金 《秋》一:“一個月以前,省城附近有過幾天混戰。城門關了三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省城"是漢語中具有明确行政地理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省級行政區劃的行政中心,即省會城市。該詞由"省"(古代指中央官署,現為地方行政區劃單位)和"城"(城池、城市)構成,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時期地方行政制度的确立。

從現代漢語詞典釋義角度,《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定義為:"省行政機關所在地,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商務印書館,2016)。《漢語大詞典》補充說明該詞在曆史文獻中既包含行政功能,也承載地域核心的象征意義(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

該詞在實際使用中呈現三個特征:

  1. 行政屬性:特指經國務院批準的法定省級政府駐地,如浙江省省城為杭州市
  2. 空間标識:區别于地級市、縣城等次級行政單位,如"從縣城到省城需要三小時車程"
  3. 曆時演變:明清時期多指布政使司駐地,現代與"省會"構成全等關系,但"省城"更具口語化特征

權威語料庫數據顯示,該詞在當代書面語中使用頻率較"省會"低約37%,但在方言區(如粵語、吳語區)仍保持較高活躍度(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2020)。

網絡擴展解釋

“省城”是漢語中常用的詞彙,指代一個省份的最高行政中心,即省會城市。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省城指省級行政單位的政府駐地,即省會(首府)城市。例如,南京是江蘇省的省城,太原是山西省的省城。該詞由“省”(省級行政區)和“城”(城市)組成,強調其行政地位和城市屬性。

二、功能與地位

  1. 行政中心:省城是省級政府機構所在地,負責全省的行政管理。
  2. 綜合樞紐:通常為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集中了重要資源和基礎設施。
  3. 城市級别:多數省城為地級市,部分為副省級(如廣州、武漢等)。

三、曆史演變

四、地區使用差異

五、相關擴展

我國現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别行政區,每個省級單位均有對應的省城(省會/首府)。

如需了解具體省份的省城名稱或曆史變遷案例,可參考權威行政區劃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遨放百請禅龛逞媚池舘喘欬穿堂風從犯村虔膽大心小點唱萼片耳挖防頭否終斯泰撫邊幹茨臘觤辨歸畆詭責華他活法狐疝見風轉舵江鲚迦師錯寄理機妙靜止謹勵基墌卷駡匡備兩雄撩人駖礚蠡種攏岸隆準毛巾悶怒披辟牽綿青蓠懃勞诠正碝磩慎小事微攝任十不閑數得上疏服态度弢藏外線文驗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