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官署名。 唐 兩省皆有散騎常侍,故稱之為騎省。 唐 王維 《春日直門下省早朝》詩:“騎省直 明光 ,鷄鳴謁 建章 。” 趙殿成 箋注:“謂散騎之省。出 潘嶽 《<秋興賦>序》, 唐 時兩省皆有散騎常侍,故亦謂之騎省。” 唐 張籍 《和盧常侍寄華山鄭隱者》:“寄知騎省客,長向白雲閑。”
(2).指 潘嶽 。語本 晉 潘嶽 《秋興賦序》:“寓直于散騎之省。” 唐 錢起 《閑居酬張起居見贈》:“向夕野人思,難忘 騎省 文。” 清 褚繼曾 《<小螺庵病榻憶語>後序》:“夫蛾眉易逝, 騎省 有金鹿之悲;鶴舞含愁, 蘇臺 留紫玉之迹。”
“騎省”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一、官署名(讀音qí shěng) 指唐代中央機構中的散騎常侍所屬部門。唐代中書省、門下省均設散騎常侍官職,負責規谏皇帝、審議诏令,因此合稱“騎省”。例如王維《春日直門下省早朝》中“騎省直明光”即指官員在此部門當值。
二、指代潘嶽(讀音qí shěng) 典故出自晉代文學家潘嶽的《秋興賦序》“寓直于散騎之省”,後人以“騎省”代指潘嶽或其文風。如錢起詩句“難忘騎省文”便是借用此典表達對潘嶽文學造詣的推崇。
■ 需注意的特殊情況: 個别資料(如)提到“騎省”讀作qí xǐng,解釋為管理混亂的成語,但此用法未見于主流古籍或權威詞典,可能是現代誤傳或混淆了其他詞彙。建議優先以曆史文獻中的官署名和潘嶽代稱兩種含義為準。
騎省是一個漢語詞彙,它可以分解為兩個部分,即“騎”和“省”。
“騎”的拆分部首是馬,它的筆畫數為5個。它通常表示騎乘、乘坐的意思,也可以表示駕駛。
“省”的拆分部首是目,它的筆畫數為9個。它通常表示節約、節省的意思,也可以表示地區或行政區劃。
騎省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辭海》中,屬于漢語詞語的新造詞。在現代漢語中,這個詞主要用于描述節約騎行或者駕駛的行為。
騎省的繁體字為「騎省」。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騎省可以寫作「乘榭」或「騎省」。
1. 他每天騎省上班,非常節約而且環保。
2. 她學會了騎省,不再依賴汽車出行。
3. 這個地區的騎省規劃十分先進,交通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1. 騎馬省時 - 指騎馬行進時同時節省時間。
2. 騎車省油 - 指騎車行駛時節約燃料。
騎省的近義詞可以是節約出行、環保出行。
騎省的反義詞可以是奢侈浪費、不節約的出行方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