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衰憊貌。《朱子語類》卷三四:“若天要用 孔子 ,必不教他衰;如 太公 、 武王 皆八6*九十歲,夫子七十餘,想見纍垂。”
2.累累然下垂貌。 宋 周密 《齊東野語·野婆》:“有獸名野婆……自腰已下,有皮纍垂蓋膝若犢鼻。” 明 于謙 《夏日憶故鄉風景》詩:“紅綃煥爛蜀葵開,金彈纍垂盧橘熟。”《紅樓夢》第四十回:“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蒼翠,都結了實,似珊瑚豆子一般,纍垂可愛。”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纍垂漢語 快速查詢。
“纍垂”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éi chu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指果實成串垂挂的形态,常用于形容植物結滿果實的景象。
示例:
形容人因疲憊、衰老而顯出的衰弱狀态。
示例:
泛指物體成串或成片下垂的形态,不限于果實。
示例:
《纍垂》是一個漢字詞,它的意思是“懸垂、下垂”。
《纍垂》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纟”和“土”,拆分後的筆畫是10畫。
《纍垂》是一個古代漢字,源自于古代的文字演變和漢語語義的發展。它源自于早期的象形文字,并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衍生出現代的形态。
《纍垂》的繁體形式為“纍垂”,其外形相對于簡體略有變化,但基本上保持了原漢字的結構和意思。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纍垂》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基本上仍能保持字形的完整和意思的一緻。
1. 他疲倦的手臂軟綿綿地纍垂着。
2. 長袖遮住了她日漸纍垂的手臂。
纍絲(意為“懸垂的絲線”)
纍紛(意為“紛亂、紛雜”)
纍縷(意為“懸垂而形成的曲線”)
下垂
垂挂
懸挂
挺立
高聳
豎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