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關書的意思、關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關書的解釋

(1).猶聘書。 清 李漁 《蜃中樓·惑主》:“我如今要把關書定下來年約,恐怕有鑽刺的蒙師來把館圖。”《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誰知那些有字號的大買賣行中苦苦的不放,都隔年下了關書聘金來請。”《老殘遊記》第三回:“宮保説:‘那們就下個關書去請。’兄弟説:‘若要請他看病,那是一請就到的;若要招緻幕府,不知他願意不願意。’”

(2).舊時進商店當學徒或進戲班學藝時訂立的一種契約。 徐遲 《牡丹》:“一紙關書,像賣身契一樣,被關進科班學唱戲!科班中,她們受了何等樣的苦啊!”《文民文學》1981年第8期:“舅舅帶他到華春社科班報了名,立了‘關書’。”

(3).索查書籍。 清 吳偉業 《汲古閣歌》:“古人關書借三館,羨君自緻五千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關書"是漢語中具有曆史語義的雙音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兩方面解析:

一、官府文書類 指古代官方機構用于傳遞政令、記錄事務的公文形式,常見于宋元時期。例如《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時注明其作為"官府文書"的用法,這類文書多涉及戶籍管理、賦稅征收等内容,體現古代行政體系的運作規範。

二、教育契約類 在明清至民國時期特指私塾或學堂與教師籤訂的聘用協議,載明授課内容、薪資待遇及聘期條款。《辭源》第七版指出其契約屬性,要求締約雙方籤字畫押,這類文書反映古代教育行業的職業化發展,具有法律憑證功能。

該詞的語義演變折射出中國古代行政制度與教育體制的發展軌迹,其雙重含義在不同曆史語境中交替使用,現代漢語中多保留契約義項用于曆史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關書”是漢語中的一個曆史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一、核心含義

  1. 舊時聘書或契約
    指古代聘請教師、幕僚(如官員的私人顧問)時使用的正式文書,相當于現代的聘書或合同。例如《老殘遊記》中提到官府通過“關書”邀請人才入幕。

  2. 學徒/學藝契約
    在商業或戲曲領域,學徒入行(如進商店當學徒、加入戲班學藝)時需籤訂“關書”,明确雙方義務。例如徐遲的《牡丹》中描述戲班學徒通過“關書”确立關系。


二、其他含義

  1. 索查書籍(古義)
    清代文獻中偶見“關書”指代查閱書籍的行為,如吳偉業詩句提到“古人關書借三館”,但此用法較為罕見。

三、使用背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老殘遊記》《蜃中樓》等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晻藹白鵶搬口弄舌闆升鞭痕避鋒鄙讷鉢拏不識泰山慚鄧禹長康長寐成氣候陳景潤赤馬癡心春明門從隨倒裝句鄂爾多斯放懶梵天分毫不爽诰書鬲蔽狗蠅胡子紅燈照喉嗉華豔家人迦旃隣提解果級任急獐拘豬科限寇盜柳風綿繭納貢南來北去凝樸逆叛楩楠叵羅豈巨饒裕人才内閣榮寵色暈甚娘拾頭睡生夢死遂哀歲市孫龐填餡通馭相敝械系心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