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逆叛的意思、逆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逆叛的解釋

(1).反叛。《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昔 黥布 逆叛, 漢祖 親戎; 隗嚣 違戾, 光武 西伐。”

(2).指反叛者。 南朝 梁 江淹 《自序》:“奉天子而伐逆叛,五勝也。”《陳書·高祖紀上》:“東誅逆叛,北殲 獯 丑。”《綠野仙蹤》第二十回:“此婦代夫除逆叛,可憐血濺魂魄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逆叛"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和權威詞典釋義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源解析

  1. "逆":本義為"迎接"(《說文解字》),引申為"反向""違背",如《孟子》"順天者存,逆天者亡"。核心語義指違背常理或既定秩序。
  2. "叛":本義為"背叛""背離",《說文解字》釋為"半反也",強調對原有立場的背離與敵對。

二、權威詞典釋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0卷第831頁:

逆叛(nì pàn):

  1. 背叛;反叛。

    例:《後漢書·窦融傳》:"隗嚣逆叛,陷溺忠臣。"

  2. 指叛逆者。

    例:《三國志·吳志·陸遜傳》:"逆叛既平,方外順軌。"

三、現代語義延伸 在現代漢語中,"逆叛"多用于以下語境:

  1. 政治/軍事背叛:指武裝反抗或政權颠覆行為(如《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第978頁)。
  2. 倫理道德背離:強調對主流價值觀的挑戰,如"逆叛傳統禮教"(《現代漢語大詞典》第2版第1356頁)。
  3. 文學形象特質:形容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性格,如"逆叛的青年形象"(《文學術語詞典》)。

四、近義詞辨析 | 詞彙 | 側重點 | 情感色彩 | |----------|----------------------|---------------| |逆叛 | 強調主動違背與敵對| 貶義(中性語境少用)| | 背叛 | 側重信用/忠誠的破壞 | 強烈貶義 | | 忤逆 | 針對尊長/倫理規範 | 法律/道德譴責| | 反叛 | 可含正義反抗意味| 中性或褒貶依存 |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12)
  2.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
  3.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中華書局影印本)
  4. 《現代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20)

(注:因古籍原文需紙質文獻查證,此處未提供電子鍊接;現代詞典可通過官方出版社官網或權威學術數據庫如"中國知網"檢索)

網絡擴展解釋

“逆叛”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違背規則或背叛權威,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二、使用場景

三、與“叛逆”的異同

四、文化延伸

别人正在浏覽...

罷盡棒喝扳子扁牓秘魯長生運陳鹹之憾齒召捶胸跌足除翦處心的切丢失洞貫短劇杜甫溪遁舍獨謡房從防隅分别鳳帶傅麗跟胫刮刮叫鼓舌掀簧鶴樹鹄林降免簡力堅約結遼鳥驚視懇懇勤勤梁珠遼甯禮制每日家民譽南楚破啼強說籤爪诮呵青絲球璜人衆賞贊山主升沒順流死産填宮土禁危弦伍長鮮卑奴蠁曶小末尼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