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官稷的意思、官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官稷的解释

帝王祭祀五谷神的社宫。《汉书·郊祀志下》:“‘圣 汉 兴,礼仪稍定,已有官社,未立官稷。’遂於官社后立官稷,以 夏禹 配食官社, 后稷 配食官稷。”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 高帝 除 秦 社稷,立 汉 社稷,《礼》所谓太社也。时又立官社,配以 夏禹 ,所谓王社也。见《汉祀令》。而未立官稷,至此始立之。 世祖 中兴,不立官稷,相承至今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官稷”是一个具有历史特定含义的词汇,其解释需结合古代文献和制度背景:

  1. 基本定义
    指帝王祭祀五谷神的社宫,是古代国家祭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含义在《汉书·郊祀志下》中有明确记载,如“圣汉兴,礼仪稍定,已有官社,未立官稷”,后于官社后立官稷,以夏禹、后稷配享。

  2. 词源与结构

    • “官”:指官方、公家,强调祭祀活动的国家属性。
    • “稷”:本义为粟(谷子),后演化为五谷之神(社稷神),象征农业与国家根基。
  3. 历史背景
    汉代以前已有“社稷”祭祀(土地神与谷神),汉高祖刘邦初立汉社稷(太社),后至汉平帝时期增设“官稷”作为专祀五谷神的官方场所,与“官社”形成配套祭祀体系。

  4. 常见误解辨析
    部分解释误将“官稷”理解为“官员职位与田地”(如),可能因拆分“官”“稷”二字导致。但据权威史料,该词特指祭祀场所,而非泛指官职。

  5. 延伸意义
    因“稷”象征国家命脉,“官稷”也间接体现古代以农为本的治国思想,如《礼记》云“稷以明人之道也”,强调农业对政权稳定的重要性。

需注意该词多出现于历史文献中,现代汉语已罕用,理解时应结合具体语境,避免望文生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官稷

官稷是一个古代汉字词汇,有着丰富的含义。它可以指代官方、官府,也可以指代稷,即一种古代的谷类作物。

拆分部首和笔画

官稷的部首可以拆分为宀、禾、禾,共有11个笔画。

来源

官稷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古代社会,官稷是指官方组织的庙祭和农业祭祀仪式。官稷的庙是供奉天地之神的地方。

繁体

官稷的繁体字为「官稷」,字形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写官稷的方式有许多变体。其中一种常见的写法是「官穄」,将稷的字形改为穄。这种写法在古代文献中也经常出现。

例句

1. 在古代中国,官稷的祭祀活动被视为重要的国家仪式。

2. 历史上,官府的官稷管理非常严格,以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组词

官学、官府、稷黍、稷米

近义词

官府、政府、朝廷

反义词

平民、民间、民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