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珠的意思、報珠的詳細解釋
報珠的解釋
相傳 隋侯 見大蛇傷斷,為敷藥救治,後蛇銜明月珠相報。見《淮南子·覽冥訓》 高誘 注。後用為報恩之典。 唐 杜甫 《寄韋有夏郎中》詩:“飲子頻通汗,懷君想報珠。”
詞語分解
- 報的解釋 報 (報) à 傳達,告知:報告。報喜。報捷。報考。報請(用書面報告向上級請示)。報廢。 傳達消息和言論的文件、信號或出版物:簡報(文字較短、内容簡略的書面報告,印發給有關部門)。電報。情報。晚報。畫
- 珠的解釋 珠 ū 蛤蚌因沙粒竄入殼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質,逐層包起來形成圓粒,乳白色或略帶黃色,有光澤,可做裝飾品,亦可入藥。稱“珍珠”(亦作“真珠”,簡稱“珠”):珠蚌。珠寶。珠花。夜明珠。珠玑(喻優美的詞藻
網絡擴展解釋
“報珠”是一個源自古代典故的漢語詞語,其含義與報恩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報珠”指隋侯救治受傷大蛇後,蛇銜明月珠報答恩情的故事,後引申為知恩圖報的象征。該詞出自《淮南子·覽冥訓》高誘注,核心寓意是“善行得厚報”。
二、典故出處
- 故事背景:隋侯遇見一條重傷斷蛇,為其敷藥治療。蛇康複後,銜來珍貴的明月珠(又稱“隋侯珠”)作為回報。
- 文獻記載:此典故在《淮南子》注疏中被明确記錄,唐代杜甫《寄韋有夏郎中》詩雲:“懷君想報珠”,即以“報珠”表達對友人恩情的感激。
三、文化延伸
該典故與張衡《四愁詩》中“明月珠贈答”的意象相呼應,成為古代詩詞中表達答謝、思念的常用典故。例如劉禹錫、李商隱等詩人均曾化用相關意象抒懷。
四、現代用法
現代多用于文學或修辭中,強調感恩回報的美德,例如:“善行如播種,終得報珠之果。”
如需了解更詳細的文獻原文或詩詞引用,可查閱《淮南子》注疏及唐代杜甫詩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報珠(bào zhū)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含義豐富多樣。下面将為您分别介紹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并且提供一些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報珠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言”字部首,右邊是“玉”字部首。總共包含11筆畫。
來源:報珠古代是指用來報信傳遞信息的一種珠狀物品。由于珠寶具有閃光的特性,因此用報珠來比喻傳遞信息的快速和準确。
繁體字:報珠(bào zhū)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報珠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但總的來說,它們基本上與現代寫法相似。
例句:他用快如報珠的速度傳遞了這個消息。
組詞:信息報珠、珍貴報珠、傳遞報珠
近義詞:傳信、傳遞信息、傳遞消息
反義詞:屏蔽、隱瞞信息、保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