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官府的成規。《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五曰官成,以經邦治。” 鄭玄 注:“官成,謂官府之成事品式也。” 孫诒讓 正義:“雲‘官成,謂官府之成事品式也’者,謂各官府所掌之事已成,則案其簿書文字,考其品數法式,即治會之事。”
(2).仕宦有成就。《鄧析子·轉辭》:“患生於官成,病始(殆)於少瘳,禍生於懈慢,孝衰於妻子,此四者,慎終如始也。” 宋 王安石 《李用和轉官》:“夫以才得選而久於險遠之勞,不先有賞以加焉,何以勸夫能者,躐遷位等,茲實異恩。往祗官成,無廢吾事!” 清 徐忠 《周栎園奇緣記》卷一:“嫡庶相處若姊妹,歡然無間言,各生二子。後公官成。既老,夫人子歸 河南 , 錢氏 子寄居于 滁 。”
“官成”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具體如下:
這一含義源自《周禮·天官·大宰》中提到的“官成”,指官府處理事務的既定規則和法式。例如:
指官員在仕途上取得成功或晉升至高位。例如: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周禮》《鄧析子》等古籍原文。
《官成》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一個人達到了官位,取得了成功或者達到了自己的目标。
《官成》的拆分部首是宀和人,宀表示關于住宅的事物,人表示人類。官字的總筆畫數為9,成字的總筆畫數為6。
《官成》一詞最早出自于《詩經·衛風·十月之交》:“一之官成,一之逝世”。在這裡,官成的意思是指一個人晉升為官員。隨後,這個詞也被用來形容一個人在事業或者目标上取得成功。
官成的繁體字為「官成」。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官字的形狀與現代稍有不同,字形中央是一個正方形的宀,上面有兩個橫線代表屋頂。成字的字形則與現代相同,由左右兩個部分組成。
1. 他經過多年的努力,終于官成了一名總經理。
2. 這位科學家奮鬥了一生,最終官成了他的理想。
1. 官位:指擔任官員的職位。
2. 成功:指取得了預期的結果或者目标。
3. 官場:指官員們的活動領域和職務環境。
4. 成就:指某人在某個領域取得的重要成績。
1. 封官:指一個人被授予官職。
2. 當官:指擔任官員的工作。
1. 官遷:指官員職位調動或者改變。
2. 失官:指官員被免職或者喪失官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