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抵觸;違背。《後漢書·樂恢傳》:“經曰:‘天地乖互,衆物夭傷,君臣失序,萬人受殃。’” 晉 葛洪 《抱樸子·交際》:“雖位顯名美,門齊年敵,而趨舍異規,業尚乖互者,未嘗結焉。”《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十四年》:“ 李平 至 硤石 ,督 李崇 崔亮 等水陸進攻,無敢乖互,戰屢有功。” 胡三省 注:“乖,異也。互,差也。”
(2).差錯。《晉書·裴頠傳》:“藥物輕重,分兩乖互,所可傷夭,為害尤深。”
“乖互”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guāi hù,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文獻和權威解釋綜合分析:
抵觸、違背
指事物或行為之間相互矛盾、不協調。例如《後漢書·樂恢傳》中“天地乖互,衆物夭傷”,描述自然規律被打破的狀态;《抱樸子·交際》也提到人際關系中“趨舍異規,業尚乖互”,強調觀念沖突。
差錯、失誤
多用于描述具體事務中的錯誤,如《晉書·裴頠傳》提及配藥時“分兩乖互”導緻嚴重後果,突顯細節偏差的危害性。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
《乖互》這個詞是中國方言中的俚語,常用于上海話中,意為“很好、不錯、不用謝”等。它表達了一種謙虛、客氣的情感。
《乖互》共有兩個漢字,分别是乖和互。
乖的拆分部首是丿,并且共有7畫。
互的拆分部首是二,并且共有4畫。
乖互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模糊,沒有确切的證據可以證明它的起源。但據說它最早流行于上海一帶,并逐漸在上海話中廣泛使用。
乖互在繁體字中分别寫作「乖互」,沒有其他特殊變化。
乖互這個詞是近現代新華字典中的字詞,因此在古代漢字中并沒有特定的寫法。
1. 今天你幫了我這麼多忙,乖互了。
2. 謝謝你的幫助,這件事順利解決了,乖互。
3. 我剛丢了錢包,有人撿到還給了我,真是乖互。
組詞:乖巧、互助、乖巧可愛、互相幫助。
近義詞:不錯、贊、太好了。
反義詞:不乖、不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