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死孝的意思、死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死孝的解釋

舊時謂居父母之喪,哀毀幾至于死。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王戎 、 和嶠 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 仲雄 曰:‘ 和嶠 雖備禮,神氣不損; 王戎 雖備禮,而哀毀骨立。臣以 和嶠 生孝, 王戎 死孝。’”參閱《晉書·王戎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死孝”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與儒家孝道文化密切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後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死孝”指舊時子女在父母去世後,因過度哀傷導緻身體極度衰弱,甚至瀕臨死亡的狀态。這種行為被視為極端孝道的表現,常見于古代喪禮文化中。

二、出處與典故

該詞最早見于《世說新語·德行》中王戎與和峤的對比記載:

三、相關文化表現

  1. 詩句引用:文天祥曾寫道“為子死孝,為臣死忠”,将孝道與忠君并列
  2. 曆史事件:北魏孝文帝在馮太後去世後推行改革,也被部分文獻提及與守孝相關

四、現代視角

這種極端孝道表現源于古代倫理觀,但現代醫學認為過度哀傷可能損害健康。當前社會更倡導“厚養薄葬”的理性孝道觀念。

注:如需查閱原始文獻,可參考《世說新語》《晉書》等典籍,或訪問漢典等權威詞典網站。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死孝》?

《死孝》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死”是動詞,“孝”是名詞。它用來形容一個人對于父母表現得極其孝順,甚至超過了一般的孝敬程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死孝》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來源和繁體

《死孝》這個詞源于《禮記·孝經》中的“死事如水火,不敢怠慢”一句。“死孝”在古文字中的繁體為“死效”或“死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字形和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時候,“死孝”中的“孝”字形狀略有差異,形似“兀手目”。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死孝》的例句:

  1. 他對父母十分孝順,堪稱活脫脫的《死孝》榜樣。
  2. 這位老人一輩子都孝順父母,被人稱為《死孝》之人。

組詞

與《死孝》相關的一些組詞包括:

近義詞與反義詞

與《死孝》的近義詞為“至孝”,意思也是非常孝順。反義詞為“不孝”,表示不孝順或對父母不盡孝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