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匿瑕的意思、匿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匿瑕的解釋

(1).比喻人器量大能包容。《左傳·宣公十五年》:“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晉書·陳骞傳》:“ 騫 少有度量,含垢匿瑕,所在有績。” 唐 陸贽 《興元論續從賊中赴行在官等狀》:“愚智兼納,洪纖靡遺,蓋之如天,容之如地,垂旒黈纊而黜其聰察,匿瑕藏疾而務於包含。” 宋 蘇轼 《謝賜對衣金帶馬狀》:“此蓋伏遇太皇太後陛下聰明齊聖,陳錫載周,含垢匿瑕而察於求賢,卑宮菲食而侈於養士,士豈輕於千裡?”

(2).掩藏缺點。 唐 姚崇 《執鏡誡》:“且明不匿瑕,君子是嘉;不疲屢照,君子是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匿瑕”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nì xiá,主要有兩層含義:

一、詞義解析

  1. 比喻人器量大能包容
    指胸懷寬廣,能夠包容他人的缺點或事物的不完美。這一用法源自《左傳·宣公十五年》中的“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強調自然與人事中包容瑕疵的哲理。

  2. 掩藏缺點
    指刻意隱藏自身或他人的缺陷,帶有一定的策略性或委婉性。例如唐代姚崇在《執鏡誡》中提到“明不匿瑕,君子是嘉”,反襯出“匿瑕”作為掩藏行為的含義。


二、出處與背景


三、例句與運用

  1. 古文用例:
    • “川澤納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左傳》)
    • “騫少有度量,含垢匿瑕。”(《晉書》)
  2. 現代延伸:
    可用于形容領導者的胸襟,或人際交往中的包容态度,如“團隊管理中需學會匿瑕,方能凝聚人心”。

四、相關詞與對比

通過上述解析可以看出,“匿瑕”既是一種道德修養的體現,也是一種處世智慧的總結,需結合語境判斷其褒貶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匿瑕

匿瑕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括"匿"和"瑕"。

"匿"這個字的部首是匸,總筆畫數是7。它的意思是隱藏、隱瞞或遮掩。

"瑕"這個字的部首是玉,總筆畫數是13。它的意思是指玉上的瑕疵或不完美。

《辭源》解釋“匿”為藏匿,隱秘。《廣韻》解釋“瑕”為瑕疵、缺點。因此,"匿瑕"的含義是指隱藏或隱瞞缺點或疵點。

在繁體字中,"匿瑕"被寫作"匿瑕",部首和筆畫與簡體字一樣。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篆書、隸書、楷書等不同的體系。現代的"匿瑕"在篆書或隸書中可能有不同的書寫形式。然而,這些古代寫法已經較少使用,在現代生活中我們主要使用的是楷書字體。

以下是幾個關于"匿瑕"的例句:

1. 他善于匿瑕,使人難以察覺他的缺點。

2. 隻有通過真實的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匿瑕自己的缺點。

組詞

匿身、瑕疵、匿名

近義詞

掩飾、隱瞞、隱藏

反義詞

暴露、顯露、揭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