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首的意思、囊首的詳細解釋
囊首的解釋
古代的一種酷刑。以袋蒙首,使之窒息而死。 清 黃宗羲 《明司馬澹若張公傳》:“甚至秋後與不時并律,囊首與絞斬同斃。”《天雨花》第十六回:“将逆屬犯婦一名 左氏 ,囊首畢命訖。”
詞語分解
- 囊的解釋 囊 á 口袋:藥囊。探囊取物。囊空如洗。囊括。 〔囊生〕藏語,中國西藏農奴主家的奴隸。亦稱“朗生”。 像口袋的東西:膽囊。膠囊。囊腫。 囊 ā 〔囊膪〕豬的乳部肥而松軟的肉。 〔囊揣〕a.虛弱,懦弱
- 首的解釋 首 ǒ 頭,腦袋:首飾。首級。首肯(點頭表示同意)。 領導的人,帶頭的:首領。元首。首腦。首相(刵 )。 第一,最高:首都(?)。首府。 最先,最早:首次。首屆。首創。首日封。首義(首先起義)。 出頭
網絡擴展解釋
“囊首”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náng shǒu,指古代的一種酷刑,即以布袋或皮袋蒙住犯人頭部,使其窒息而死。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 執行方式:用袋子(如布袋、皮囊)完全覆蓋受刑者的頭部,導緻其無法呼吸而死亡。
- 曆史背景:該刑罰多見于中國古代司法實踐,常與絞刑、斬刑并列,用于處決重罪犯人或政治犯。
2.文獻記載
- 清代黃宗羲在《明司馬澹若張公傳》中提到“囊首與絞斬同斃”,表明其與絞刑、斬首同屬死刑範疇。
- 古典小說《天雨花》第十六回中,描述了對犯婦左氏執行囊首的情節:“将逆屬犯婦一名左氏,囊首畢命訖”。
3.與其他刑罰的對比
- 絞刑:通過繩索勒頸緻死,過程相對緩慢。
- 斬首:直接切斷頭顱,緻死迅速。
- 囊首:通過窒息緻死的痛苦程度較高,且帶有隱蔽性(不直接見血),可能用于特定政治或倫理案件。
4.文化與社會意義
- 作為酷刑,囊首反映了古代司法體系的嚴酷性,尤其針對女性或特定階層的犯人。
- 其執行方式也暗示了古代對“蒙面”象征意義的運用,如遮蔽身份、加重心理威懾等。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或刑罰演變,可參考《明司馬澹若張公傳》及《天雨花》等原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囊首的意思
囊首(náng shǒu)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裝東西的袋子的頂部。通常用來指酒囊的脖子部分,也泛指溫酒的器皿。
拆分部首和筆畫
囊首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囗」和「首」。其中,「囗」是左右方框形的部首,表示包圍的意思;「首」是右邊為市字形的部首,表示頭部的意思。
囊首共有4筆。
來源和繁體
囊首的來源不明。該字在繁體中的寫法與簡體一緻,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囊首的寫法與現代相近,隻是結構稍有差異。例如,甲骨文中的寫法為「囗+壬」,金文中的寫法為「囗+宀」。
例句
他将溫酒斟入囊首,準備與客人共享美酒。
組詞
囊中羞:比喻藏着壞事,害怕人們揭露。
近義詞
囊中取物、貯物袋
反義詞
空首、空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