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廨舍的意思、廨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廨舍的解釋

廨署。《晉書·文苑傳中·羅含》:“以廨舍諠擾,於城西池小洲上,立茅屋,伐木為材,織葦為席而居。”《南齊書·州郡志上》:“官長無廨舍,寄止民村。”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次日詣之,則廨舍寂然,惟一老隸應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廨舍是漢語詞彙中表示古代官吏辦公與居住場所的專稱。該詞由“廨”和“舍”二字構成:“廨”從“廣”部,本義為官吏處理公務的官署,如《後漢書·順帝紀》記載“繕理廨舍”;“舍”指居所,二者組合後特指兼具辦公與居住功能的官方建築,常見于宋元文獻,如《宋史·河渠志》載“置廨舍于堤上”。

曆史上,廨舍多分布于州郡治所或交通要道,承擔地方行政、司法及驿傳職能。其建築形制遵循等級制度,主體包括廳堂、廂房及附屬庫房,如明代《宛署雜記》描述順天府廨舍“前堂後寝,廊庑完備”。現代研究中,廨舍被視為古代行政空間的重要實證,相關考據可參考《漢語大詞典》(來源: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及《中國古代建築史》(來源: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廨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讀音為xiè shè,其核心含義指古代官吏辦公的場所,即官署或衙署。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文獻例證

  1. 《晉書·文苑傳中·羅含》
    記載羅含因廨舍喧鬧,另建茅屋居住,說明廨舍兼具辦公與居住屬性。
  2. 《南齊書·州郡志上》
    提到“官長無廨舍,寄止民村”,反映廨舍是官員的正式辦公場所,若無則需借住民間。
  3. 《聊齋志異·局詐》
    描述廨舍空寂,僅留老隸看守,體現其作為官署的日常狀态。

功能與特點


相關詞彙


“廨舍”是古代官署的統稱,兼具行政與生活功能,常見于史書及文言小說中。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晉書》《南齊書》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白天百楹邊外鄙悍柴薪程墨蹙蹜電雹敵日鬥力兜圈子對蹠杜律法冠飯顆過堂風還受交叉火網積墆階迎舊防酒升極衆畯臣軍棋考繹寬容勞窘老弱冷情寮廓麗格柳風離顯霾霃悶默磨盤兩圓末梢默語漂疾七辰傾市瓊鏡栖憇搉茶缺齧驅逐機弱尚上行手本生願守分甩筆頭子蒜瓣泰然自得踏跷鐵片圖形無韻小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