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ze] 定睛去看
斂笑凝眸意欲歌,高雲不動碧嵯峨。——李商隱《聞歌》
凝眸遠望
(1).注視;目不轉睛地看。 唐 李商隱 《聞歌》詩:“劍笑凝眸意欲歌,高雲不動碧嵯峨。” 宋 秦觀 《望海潮·越州懷古》詞:“何人覽古凝眸,悵朱顔易失,翠被難留。”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封三娘》:“ 十一娘 将歸, 封 凝眸欲涕, 十一娘 亦惘然。” 沉從文 《邊城》七:“她有時仿佛孤獨了一點,愛坐在岩石上去,向天空一片雲一顆星凝眸。”
(2).猶耀眼。《水浒傳》第七二回:“﹝ 宋江 等﹞聽得樓上笙簧聒耳,鼓樂喧天,燈火凝眸,遊人似蟻。”
“凝眸”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例:李商隱《聞歌》中“斂笑凝眸意欲歌”,即描繪了凝視時專注的神态。
“凝眸”強調目光的集中與情感的投入,常見于抒情或寫景的文學作品中。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凝眸》是一個用來形容人的眼神專注、凝視的詞語。當一個人凝眸時,他們的眼神通常會變得集中、鎖定在某個對象或視線上。
《凝眸》這個詞的部首是目(mù)和心(xīn),共有11個筆畫。
《凝眸》一詞最早見于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傳奇小說《喻世明言》,形容主人公凝視的姿态。
《凝眸》的繁體字為「凝睹」。
在古代,字形可能會有一定的變化。在銘文中,我們可以找到「凝覩」的寫法。
1. 當我看向他的凝眸時,仿佛可以看到他内心深處的思緒。
2. 她凝眸片刻,隨後深吸一口氣,開始專心工作。
1. 凝視:形容注視、凝視某物。
2. 凝望:形容凝神注視、長時間地凝視。
3. 凝固:形容液體或物質在特定條件下變得堅硬或不可改變。
1. 凝視:注視、盯着。
2. 凝望:注視、凝視。
模糊:形容不清晰、不明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