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扞遏的意思、扞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扞遏的解釋

抵禦。 明 李東陽 《費君墓碑銘》:“外侮沓至,隨事扞遏,強6*暴者更為屈服。”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扞遏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扞遏(hàn è)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扞”與“遏”兩個動詞性語素并列構成,核心含義為抵禦、阻止、遏制,強調通過強力手段進行防衛或攔截。以下從詞義、字形、典籍用例及現代應用角度詳細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扞 (hàn)

    • 本義:抵禦、保衛。《說文解字》釋為“忮也”,指以武力抗拒外侵。
    • 引申義:引申為護衛、遮擋,如“扞衛”“扞格”(抵觸)。

      字形演變:甲骨文象手持盾形,後演變為“扞”,或通“捍”(《漢語大字典》。

  2. 遏 (è)

    • 本義:阻止、抑制。《說文解字》注:“遏,止也”,強調強行攔阻。
    • 引申義:如“遏制”“遏止”,表強力約束。

      字形演變:金文從“辵”(行走)從“曷”(呵斥),會意以聲威阻攔。

  3. 複合義“扞遏”

    二字同義複用,強化“強力抵禦與攔截”之意,常見于描述軍事防禦或災害防控。


二、典籍用例與權威釋義

  1. 《漢書·刑法志》:

    “若手足之扞頭目,而覆衛胸腹也。”

    此處“扞”通“捍”,喻指如手足護衛軀體般嚴密防守(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宋史·河渠志》:

    “築堤扞遏河水,免其泛濫。”

    指修築堤壩攔截洪水,防止災害擴散(《辭源》釋例。

  3. 《清史稿·食貨志》:

    “設關扞遏私鹽,以維鹽法。”

    意為設立關卡查禁走私,維護鹽政制度(《漢語大詞典》引例。


三、現代釋義與使用場景


四、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第二版). 四川辭書出版社, 2010.

: 李學勤主編.《字源》.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3.

: 班固.《漢書》. 中華書局, 1962.

: 《辭源》(第三版). 商務印書館, 2015.

: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1994.

網絡擴展解釋

“扞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扞遏(拼音:hàn è,部分來源标注為gǎn è,存在讀音差異)指抵禦、阻止,強調對外來侵害或壓力的抵抗行為。其中“扞”通“捍”,表捍衛、抵抗;“遏”意為制止、阻擋,組合後詞義更側重主動防禦。


二、文獻出處與例句

該詞可見于明代李東陽的《費君墓碑銘》:“外侮沓至,隨事扞遏,強暴者更為屈服。”
句意:外敵接連侵擾,(費君)根據情況逐一抵禦,使強橫之人轉而屈服。此處凸顯“扞遏”在應對多重威脅時的靈活性與有效性。


三、相關詞彙與用法


四、使用注意

該詞屬古漢語用法,現代口語中較少出現,多用于書面或曆史文獻分析。若需引用,建議結合具體語境,避免生硬套用。

别人正在浏覽...

布鼓雷門菜玉纏劄橙膏車瓦赤龍重拍創刈寸土不讓打蹦兒大擡杆斷紅砘子度索君廢慢風爐凫舄何用驩乍穢迹胡羅惹兼仆見天見地檢坐角球嘉玩金镝君母口哦匮餓龍編慮懷拈撮毗離青箋清睡傾頽清影青州麴衢肆熔體桑樞試牍書蟲子疏圃酸楚鹔霜桃羞杏讓縧镟騰矯薙發提騎退衙萬死不辭無漸相吏娴靡憲命小大哥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