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鴻杳絕的意思、鱗鴻杳絕的詳細解釋
鱗鴻杳絕的解釋
杳:遙遠。形容音信斷絕。
詞語分解
- 鱗鴻的解釋 .魚雁。指書信。 晉 傅鹹 《紙賦》:“鱗鴻附便,援筆飛書。” 明 湯式 《小梁州·揚子江阻風》套曲:“ 維揚 西望渺何之,無一箇鱗鴻至。” 清 納蘭性德 《大酺·寄梁汾》詞:“鱗鴻憑誰寄,想天
- 杳絕的解釋 .消失。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貝編》:“ 歷城縣 光政寺 有磬石,形如半月,膩光如滴,扣之,聲及百裡。 北齊 時移於都内,使人擊之,其聲杳絶。卻令歸本寺,扣之聲如故。”.懸隔,隔絕。 唐 梁肅 《
網絡擴展解釋
“鱗鴻杳絕”是一個中性成語,用于形容音信斷絕、失去聯繫的狀态。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字詞解析
- 鱗:指代鯉魚。古人常以鯉魚(魚腹藏尺素)象征書信。
- 鴻:指代鴻雁。古代有“雁足傳書”的典故,鴻雁被視為傳遞書信的使者。
- 杳絕:意為遙遠而徹底斷絕。“杳”表示渺茫無蹤迹,“絕”即完全斷開。
二、成語含義
形容人與人之間完全失去聯繫,既無書信往來,也無其他消息傳遞。多用于表達思念、牽挂卻無法互通音訊的情境。
三、出處與用法
- 出處:明代天然智叟《石頭點·侯官縣烈女殲仇》中“老父阿兄,遠遊漁海,鱗鴻杳絕”。
- 用法:作謂語或定語,常見于文學性描述。例如:“戰亂多年,他與故鄉親人鱗鴻杳絕,每每思及此便潸然淚下。”
四、相關擴展
- 近義詞:杳無音信、魚沉雁渺。
- 文化背景:成語融合了“魚雁傳書”的傳統文化意象,體現了古代通信方式的象征性表達。
五、權威注解
漢典等工具書明确标注其含義為“書信斷絕”,屬四字中性成語,簡拼為LHYJ。
網絡擴展解釋二
《鱗鴻杳絕》的意思
《鱗鴻杳絕》是一個成語,表示雄鴻消失無蹤,隻留下了鱗(scale)片。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才離去或者物事消失得無影無蹤。
拆分部首和筆畫
《鱗鴻杳絕》的拆分為:
- 鱗: 魚的鱗片,部首魚,總計16畫
- 鴻: 指天鵝,部首鳥,總計11畫
- 杳: 指夜間昏暗或者深遠無邊的意思,部首木,總計8畫
- 絕: 指斷絕,部首組,總計11畫
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
《鱗鴻杳絕》成語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鴻飛冥冥,鱗(裂)落處”,後經過引申,成為表示人才離去或物事消失無蹤的成語。
繁體字寫作:
鱗鴻杳絕
古時候的寫法:
麟鴻矶㧑
例句
他曾經是我們團隊的核心人才,但是如今卻鱗鴻杳絕。
組詞
鴻雁南飛、鱗次栉比、杳無音信
近義詞
雞犬之聲相聞,類似地表示人才或物事出現消失的情況。
反義詞
追星逐月,意思是人才或物事在衆人争相追逐,一直存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