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馭的意思、撫馭的詳細解釋
撫馭的解釋
安輯控馭。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将軍長孫儉神道碑》:“公善於撫馭,長於接引,山藪無棄,苞苴不行。”《北史·張須陁傳》:“ 須陁 獨勇決善戰,又長撫馭,得士卒心,號為名将。” 宋 李綱 《靖康傳信錄》卷上:“今 白時中 、 李邦彥 等,雖書生未必知兵,然籍其位號,撫馭将士,以抗敵鋒,乃其職也。” 清 嚴如熤 《三省邊防備覽·藝文下》:“必得勤能熟悉之員,撫馭方能得宜。”
詞語分解
- 撫的解釋 撫 (撫) ǔ 慰問:撫恤(安慰和周濟)。撫慰。安撫。撫愛。 扶持,保護:撫養成人。 輕輕地按着:‰摩。撫摸。撫琴(彈琴)。撫今追昔。 同“拊”。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馭的解釋 馭 (馭) ù 駕駛馬車:駕馭。馭手。 統率,控制:“以八柄诏王馭群臣”。 筆畫數:; 部首:馬;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撫馭”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安撫與控制,常用于描述對群體、軍隊或邊疆地區的治理手段。以下是綜合多個文獻來源的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 基本定義:指通過安撫手段實現有效控制,強調“安輯控馭”的平衡,既注重懷柔政策,又維持管理秩序。這一概念常見于古代政治、軍事語境,尤其適用于治理邊疆或統率軍隊。
- 構成解析:“撫”取安撫、慰藉之意,“馭”則有駕馭、掌控之義,二字結合體現治理中的剛柔并濟。
2.文獻例證
- 曆史記載:
- 《南史·蘭欽傳》提到蘭欽“善撫馭,得人死力”,指其通過安撫部下使軍隊效死力作戰。
- 北周庾信在碑文中稱贊長孫儉“善于撫馭,長于接引”,強調其治理時既能凝聚人心,又杜絕賄賂(“苞苴不行”)。
- 《北史·張須陁傳》記載其“長撫馭,得士卒心”,突顯軍事統帥通過撫馭赢得士兵擁戴。
3.曆史應用場景
- 邊疆治理:多用于描述對少數民族或邊疆地區的安撫與控制,如宋代李綱曾建議以撫馭手段對抗外敵。
- 軍隊管理:強調将領通過恩威并施統率士兵,如清代嚴如熤提到撫馭在軍事中的重要性。
4.近義詞與延伸
- 類似詞彙包括“懷柔”“綏靖”,但“撫馭”更突出“控制”與“安撫”的雙重性。現代語境中可類比“軟硬兼施”的管理策略。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撫馭”是中國古代政治智慧的重要體現,反映了治理者平衡人心與秩序的策略思維。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可參考《南史》《北史》等史書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撫馭(fǔ yù)這個詞意思是指以柔和溫存的方式駕馭或控制動物、情感或局勢。它是由“撫”和“馭”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1. 撫:手部部首,共七畫;
2. 馭:馬部部首,共二十畫。
來源: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一文中。它的含義是用溫柔的方式溫養并駕馭事物,體現了一種柔性的領導或掌控能力。
繁體寫法:撫馭
古時候漢字寫法:撥馭、捧馭。
例句:
1. 他用耐心和愛心撫馭着這隻頑皮的小狗。
2.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需要撫馭自己的情緒,保持冷靜。
組詞:撫摸、悠撫、馭手、禦馭、操馭。
近義詞:駕馭、操控、掌握。
反義詞:放任、放縱、放任自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