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尚書省的案卷、文書。《南齊書·百官志》:“凡諸除署、功論、封爵、貶黜、八議、疑讞、通關案,則左僕射主,右僕射次經,維是黃案,左僕射右僕射署朱符見字,經都丞竟,右僕射橫畫成目,左僕射畫,令畫。”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吏部甲庫,有 朱泚 僞黃案數百道,省中常取戲玩,已而藏之。”《資治通鑒·齊東昏侯永元元年》:“臺閣案奏,月數十日乃報,或不知所在;宦者以裹魚肉還家,并是五省黃案。” 胡三省 注:“ 魏 晉 以來,有六曹尚書, 江 左有吏部、祠部、五兵、左民、度支五尚書,各為一省,謂之尚書五省。案,文案也;藏之以為案據。尚書用黃劄,故曰黃案。” 清 姚鼐 《聞香茝兄擢廣東按察使卻寄二十韻》:“昔濫京倉祿,晨趨省戶丹。循書黃案尾,默媿惠文冠。”
(2).黃色盤案。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黥》:“初出關日,忽見所殺典,擁黃案,大如轂,在前引,心惡之,問左右,鹹無見者。”《清史稿·禮志七》:“内閣學士奉詔陳殿中黃案,禮部官奉王公百官賀表陳東次黃案。凡将軍、提、鎮賀表置龍亭内。”
“黃案”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指古代尚書省(中央行政機構)使用的官方文書或檔案。因當時文書多用黃色紙劄書寫,故稱“黃案”。例如《南齊書·百官志》提到“尚書用黃劄,故曰黃案”,體現了其在行政體系中的規範用途。
指顔色為黃色的托盤或案幾,屬于器物名稱。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中描述“擁黃案,大如轂”,《清史稿·禮志七》也記載了宮廷禮儀中“黃案”的擺放形式。
需注意“黃案”與現代社會中的“涉黃案件”無直接關聯。後者屬于法律術語,指涉及色情、淫穢的違法犯罪行為,如組織賣淫、傳播淫穢物品等,相關法律依據可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條、第三百六十四條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行政制度或器物文化,可查閱《南齊書》《清史稿》等文獻。
黃案是一個詞語,通常指的是與黃色相關的事情。下面将對黃案的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黃案的部首是⺊(日字旁),總共有9個筆畫。
黃案這個詞的來源主要是由“黃”和“案”兩個字組合而成的。
在繁體字中,黃案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黃案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相同。
1. 他被指控參與了一個黃案。(指涉的是一個黃色相關的事件)
2. 這些黃案的證據表明他的行為違法了。
黃案可以作為其他詞的組成部分,例如:黃色、案件。
與黃案相近的詞語有:色情案件、淫穢案件。
與黃案相反的詞語有:正案、清白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