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覆瓮的意思、覆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覆瓮的解释

亦作“ 覆瓮 ”。1.倒置的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 汉水 又东逕 万石城 下,城在高原上,原高十餘丈,四面临平,形若覆瓮。” 宋 沉辽 《左史洞》诗:“青天十亩地,巑岏如覆瓮。”

(2).喻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只好用来盖瓮。《北史·韩麒麟传》:“昔 扬雄 著《太玄经》,当时不免覆瓮之谭,二百年外,则越诸子。”参见“ 覆酱瓿 ”。


见“ 覆瓮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覆瓮,汉语词汇,本义指覆盖坛瓮的器物或行为,其内涵在文学典故中衍生出“作品不被重视”的引申义。该词最早可追溯至《汉书·扬雄传》记载的典故:扬雄著《太玄》《法言》后,刘歆评价其书“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后人遂以“覆瓮”喻指著述未受重视,仅能作盖坛瓮之用。

从词源结构分析,“覆”为覆盖、翻倒之意,“瓮”指口小腹大的陶制容器,二者组合既保留字面动作描述,亦承载文化隐喻。唐代诗人陆龟蒙《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中“莫问盐车骏,谁看酱瓿玄”之句,进一步以“酱瓿”呼应覆瓮典故,强化其怀才不遇的文学意象。

《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时,着重强调其“喻著作无价值”的引申义项,并举《北齐书·韩晋明传》中“覆瓮”用例:“(韩晋明)无著述之志,时人谓之覆瓮”,佐证其作为文学批评术语的功能。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评价学术著作或艺术作品的传播价值,如《辞源》释例中引清人赵翼“拙作经覆瓮,敢希皇甫序皇甫湜为顾况集作序”自谦之例,揭示文人群体对此典故的延续应用。

网络扩展解释

“覆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fù wèng,其含义可从字面与引申义两方面解释:


一、字面含义

指倒置的瓮,即口朝下、底朝上的瓮。


二、引申含义

比喻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仅能用来盖酒瓮。


三、相关词汇

近义词“覆酱瓿”(fù jiàng bù),同样指作品不被认可,如《汉书》中刘歆评扬雄《太玄经》语()。


“覆瓮”既有具象的器物描述,也承载了古代文人作品评价的文化隐喻。

别人正在浏览...

百君子摆忙报李碑池冰川湖冰糖葫芦舶来品插画常职笞杀穿胷春试大嫂子笛步定性分析洞隙反差放声怫悒钢锋龚行天罚翰学虹旆皇恐皇协虎韬江家绿既龀计功君卿喉舌空明冷言热语凉波廉顽立懦李德裕戾谬流芳遗臭柳子厚体离章涖职煤汽灯绵力漂蓬断梗剖棃迁庙主奇趣劝募蹂抑赡藻石漠使牙刷毛提审投林图画文字宛笃未能香婆贤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