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色毫的意思、五色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色毫的解釋

五色筆。 唐 方幹 《再題路支使南亭》詩:“睡時分得 江淹 夢,五色毫端弄逸才。” 明 屠隆 《綵毫記·散財結客》:“長物浮雲,不散還須耗,留取花生五色毫。”詳“ 五色筆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五色毫是漢語中的一個典故性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傳說中神仙或才子所用的五色毛筆,常被用來比喻超凡的文采或創作天賦。該詞融合了神話傳說與文學意象,具體解析如下:


一、字義與典故來源

  1. 字面構成

    “五色”指青、赤、黃、白、黑五種正色,象征華美絢麗;“毫”即毛筆的筆尖。合稱“五色毫”,字面意為“能書寫五彩文字的毛筆”。

  2. 核心典故

    典故源自南朝江淹“夢筆生花”與“江郎才盡”的傳說:

    • 夢筆生花:相傳江淹年少時,夢到仙人贈他一支五色筆(或稱“五色毫”),自此文思泉湧,下筆成章(《南史·江淹傳》)。
    • 江郎才盡:晚年江淹又夢到自稱郭璞的仙人索回五色筆,此後才思枯竭(《太平廣記》引《南史》)。

      這一典故将“五色毫”定位為神授文才的象征。


二、文學引申與象征意義

  1. 比喻文采斐然

    唐宋以降,“五色毫”成為詩人筆下才情的代稱。如唐代李商隱《江上憶嚴五廣休》以“征南幕下帶長刀,夢筆深藏五色毫”贊友人武能安邦、文可華國。

    來源:《李商隱詩歌集解》(中華書局)

  2. 暗喻創作靈感

    清代王士禛《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評李白:“青蓮才筆九州橫,……五色毫隨玉案明”,借“五色毫”喻李白天縱詩才。

    來源:《帶經堂詩話》(人民文學出版社)


三、權威辭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1卷,第753頁)

    明确釋義為:“傳說神仙所用的五色毛筆。後用以比喻文才。”

  2.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台灣教育部)

    定義:“仙人使用的五色筆。比喻文才。”

    參考鍊接: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五色毫"條目


四、文化意象的傳承

在傳統文學中,“五色毫”與“彩筆”“生花筆”等意象互通,共同構建了“天賦文才—神賜工具—創作成就” 的隱喻體系。其價值不僅在于工具本身,更在于背後承載的對天才的崇拜與對靈感源泉的想象,成為古典文論中獨特的審美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

“五色毫”是一個源自中國古典文化的成語,主要用于形容文采出衆、才華橫溢之人。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典故

  1. 文學淵源
    源自唐代詩人方幹《再題路支使南亭》詩句:“睡時分得江淹夢,五色毫端弄逸才。”
    此處借“江淹夢筆”傳說(南朝文人江淹曾夢到神人贈五色筆,後文思泉湧),以“五色毫”喻指超凡的文采。

  2. 明代戲曲引用
    屠隆《綵毫記》中“留取花生五色毫”一句,亦以“五色毫”象征文人才華。


三、用法與結構


四、現代延伸

部分文獻(如神話故事)會将“五色毫光”用于形容法寶或神迹的光輝,但此用法與“才華”的原始含義已有所區别。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唐代詩詞集等古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保惠碧玉歌不足與謀常奧常律成準寵嬌出句春馌處順磁畫當顱恩雠發粉覆巢之下無完卵槁瘁給贍歸來詭妙國妖寒岑滑鸠黃冠草履皇鑒黃巾力士斛律互通嘉時忌害記色舉兵侃侃而談虧欠兩極分化理處陵躐路祭廬山真面驢鞍南雍辇輿聘納傾狡青芊勤儉秦郵卻敵冠禳田颾颾僧佉山節藻棁哨卡社稷壇生物武器神示世俗之見挺擢土化西方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