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府司的意思、府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府司的解釋

猶官府。《舊五代史·唐書·羅貫傳》:“及 貫 授命,持本朝事體,奉 全義 稍慢,部民為府司庇護者,必奏正之。”《醒世恒言·李玉英獄中訟冤》:“府司着令民間挨家呈報,如有隱匿,罪及鄰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府司”是漢語中的曆史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官署機構統稱 在古代行政體系中,“府”與“司”均為官府辦事機構。如唐代《唐律疏議·職制》記載“府司公牒”指官方文書往來,此處“府司”泛指各級官府。宋代《宋史·職官志》将“府司”與“州縣”并列,特指中央直屬機構。其詞義源自“府”的古義(收藏文書之處,引申為行政機構)與“司”的本義(主管事務)結合(參考《漢語大詞典》)。

二、專指司法部門 明清時期“府司”漸趨特指,如《大明會典》載“刑獄重案,當報府司核驗”,此處專指省級司法機構。清代《六部成語注解》明确“府司為按察使司别稱”,即省級司法監察機關(參考《中國曆史官制辭典》)。

該詞現代已罕用,僅見于曆史文獻研究或仿古語境。其語義演變體現了中國古代行政與司法職能的分化過程。

網絡擴展解釋

“府司”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府司”指代官府或管理機構,由“府”(官府、政府)和“司”(管理、掌管)組合而成,強調官職或權力機構的職能。例如《醒世恒言》中提到“府司着令民間挨家呈報”,即官府下達命令要求百姓執行。

二、使用場景

  1. 古代行政事務:多用于描述官府處理案件、頒布政令等場景,如《舊五代史》記載“部民為府司庇護者,必奏正之”,指官府對民衆事務的裁決。
  2. 文學作品:常見于古典小說或曆史文獻中,體現古代社會管理體系的運作。

三、相關詞彙

四、結構解析

五、注意事項

該詞現代使用較少,主要出現在曆史或文學研究中。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可參考《舊五代史》《醒世恒言》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百二榜标背生芒刺飙口水筆墨畦裁營蠶功恻隱之心讒兇瞠然自失傳谕典儀刁決釣譽沽名地保風擁婦姑勃谿丐閑高簡鬼筆漢壁洪惟活剝較真荊豔極是舉迹矻蹬蹬連茬良辰媚景連諱柳絲魯陽麾戈男女有别鬧災嶷爽牌金盤中詩披紅撲索索千愁萬緒潛生竊竊铨衡山嵌賒貸神話故事視而不見市直手戟霜銳梯山航海亡國奴罔生韋曲忞忞五經解元翔走瞎弄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