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報警的意思、報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報警的解釋

[report (an imminent danger) to the police;give an alarm] 報告危急情況

鳴鐘報警

詳細解釋

報告危急情況或發出危急信號。 清 李漁 《奈何天·攢羊》:“自從受事以來,探卒時時報警,饑軍日日呼庚。” 曹禺 等《膽劍篇》第四幕:“我奉了 文種 大夫之命,在城樓上正裝設報警大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報警是漢語複合詞,由"報"(報告)和"警"(警務)構成,指公民或組織向公安機關報告危及人身財産安全、妨礙社會秩序等緊急情況的行為。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該詞特指"向治安機關報告危急情況"。

從法律層面看,報警行為受《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21條保障,公民有權要求公安機關救助危難。公安部《110接處警工作規則》明确将報警受理範圍細化為七類情形,包括刑事犯罪、治安事件、交通事故、火災及涉及水電氣等公共設施險情。

漢典網在詞源解析中指出,"報警"概念可追溯至宋代"急腳遞"制度,現代警務體系中的标準化報警流程則始于1986年廣州110報警服務台的建立。根據中國警察網公開數據,2023年全國110系統日均接警量達287萬次,其中有效警情占比76.3%,顯示其作為公共安全基礎設施的重要地位。

社會學家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強調,現代報警機制是傳統"鄉約制度"向法治社會轉型的重要标志。該行為既是個體權利行使方式,也是公民履行社會責任的體現,對構建公共安全聯防體系具有基礎支撐作用。

網絡擴展解釋

“報警”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1. 向警方報告緊急情況(動詞)
    指個人或單位在遭遇犯罪、事故、災害等危險時,通過撥打110(中國)或其他緊急電話,向公安機關求助的行為。例如:“發現火災後,他立即報警求助。”

  2. 系統或設備發出警示信號(名詞/動詞)
    在技術領域,指裝置檢測到異常(如火災、入侵、故障)時自動觸發的警報。例如:“煙霧報警器感應到濃煙後開始報警。”

  3. 社會意義
    報警不僅是個人維權手段,更是公民參與社會治理的體現,有助于維護公共安全與秩序。法律也規定公民有義務在發現違法犯罪時及時報警。

注意事項:

别人正在浏覽...

冰糕步話機不修邊幅長沙傅婵聯程行沖尅叢芳大宥踶踣斷頭蠹民梗政噸位奉腹汾葵耕市公元廣播電台圭璋特達瞽曠海澳好勇喝叱紅窗影懷德回幹就濕惠和江東步兵椒柏急促疥壁緊絭疚心疾首機語老成見到柳暗貿籴冥果磨博士撓退逆睹樸心破茬骞崩清酌勤密啓攢權時制宜燒冷竈舍着金鐘撞破盆史策侍側逝殂誓令噬指手足胼胝銅镪臀疣香韻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