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貿籴的意思、貿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貿籴的解釋

謂買進糧食。《後漢書·循吏傳·孟嘗》:“郡不産穀實,而海出珠寳,與 交阯 比境,常通商販,貿糴糧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貿籴”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讀音為mào dí(注音:ㄇㄠˋ ㄉㄧˊ),其核心含義為買進糧食。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2.文獻例證


3.現代使用


4.常見混淆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貿籴的意思

貿籴(mào diǎn)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進貢、輸送供給。用來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向他國或地區支付或提供物品作為禮物或交流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貿字的部首是貝(貝字旁),總共有7畫。

籴字的部首是米(米字旁), 總共有10畫。

來源

貿籴的來源要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封建社會。當時,各個國家或朝代間存在着進貢的制度,這種制度要求互相贈送禮物以示友好,加強國家間的聯繫。貿籴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産生的詞彙。

繁體字

貿籴的繁體字是貿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規範中,貿字的舊體寫法是貿,而籴字的舊體寫法是糴。

例句

1. 我國古代有進貢的習俗,每年都會貿籴給鄰國。

2. 互相貿籴是加強各個國家關系的一種方式。

組詞

貿易、貿然、進貿、出貿、籴糧。

近義詞

進貢、貢獻、互換。

反義詞

索取、搶劫、匮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