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籴的意思、貿籴的詳細解釋
貿籴的解釋
謂買進糧食。《後漢書·循吏傳·孟嘗》:“郡不産穀實,而海出珠寳,與 交阯 比境,常通商販,貿糴糧食。”
詞語分解
- 貿的解釋 貿 (貿) à 交換財物等商業活動:貿易。貿遷(販運買賣)。財貿。外貿。 冒冒失失或輕率的樣子:貿然而來。 筆畫數:; 部首:貝; 筆順編號:
- 籴的解釋 籴 (糴) í 買進糧食,與“粜”相對:籴米。遏籴(阻止災區來買糧食)。 筆畫數:; 部首: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貿籴”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讀音為mào dí(注音:ㄇㄠˋ ㄉㄧˊ),其核心含義為買進糧食。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 “貿”:本義為交易、買賣,但在此詞中更偏向“交易”的廣義行為。
- “籴”:專指買入糧食(與“粜”相對,後者為賣出糧食)。
- 組合義:通過交易行為購入糧食,常見于古代經濟活動中,尤其是貨币流通不發達時,糧食作為重要交換媒介的背景下。
2.文獻例證
- 如《後漢書·循吏傳·孟嘗》中提到:“貿籴糧食”,指通過貿易手段獲取糧食。
- 古代一些地區因不産谷物,需通過商貿換取糧食,例如用珠玉等特産交換。
3.現代使用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見,主要用于曆史文獻或民俗文化研究。
4.常見混淆
- 需注意與“貿粜”(賣出糧食)區分,兩者方向相反。
- 部分資料(如)提到“賣出糧食”的釋義,可能是對“貿”的單獨理解偏差,但結合“籴”的明确指向,主流解釋應為“買進”。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貿籴的意思
貿籴(mào diǎn)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進貢、輸送供給。用來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向他國或地區支付或提供物品作為禮物或交流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貿字的部首是貝(貝字旁),總共有7畫。
籴字的部首是米(米字旁), 總共有10畫。
來源
貿籴的來源要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封建社會。當時,各個國家或朝代間存在着進貢的制度,這種制度要求互相贈送禮物以示友好,加強國家間的聯繫。貿籴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産生的詞彙。
繁體字
貿籴的繁體字是貿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規範中,貿字的舊體寫法是貿,而籴字的舊體寫法是糴。
例句
1. 我國古代有進貢的習俗,每年都會貿籴給鄰國。
2. 互相貿籴是加強各個國家關系的一種方式。
組詞
貿易、貿然、進貿、出貿、籴糧。
近義詞
進貢、貢獻、互換。
反義詞
索取、搶劫、匮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