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的巡洋艦。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停泊在彼得格勒的涅瓦河畔。11月6日(俄曆10月24日),接受革命軍事*********的指示,占領*********耶夫橋。7日晚9時45分,奉命開炮,發出進攻冬宮的信號。“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炮聲”成為十月革命的象征。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是俄羅斯曆史上具有重要象征意義的軍艦,其名稱源于古羅馬神話中的司晨女神“阿芙樂爾”(意為“黎明”或“曙光”)。以下是關于該艦的詳細解析:
阿芙樂爾號是俄羅斯帝國于1900年在聖彼得堡建造的帕拉達級防護巡洋艦,1903年正式服役于波羅的海艦隊。艦長124米,寬16.8米,配備42門不同口徑火炮,最高航速19節,曾是沙俄海軍的主力戰艦之一()。
日俄戰争與對馬海戰(1905年)
該艦參與了對馬海峽戰役,遭受日本艦隊重創後突圍至菲律賓馬尼拉。此役成為沙俄海軍衰落的标志性事件()。
十月革命(1917年)
1917年11月7日,阿芙樂爾號奉命向冬宮發射空包彈,發出革命進攻信號,标志着十月革命的開始,因此被稱為“十月革命的象征”()。
二戰與後續
在列甯格勒保衛戰期間,艦炮被拆卸用于城市防禦。戰後作為博物館永久停泊于聖彼得堡涅瓦河畔()。
部分資料提及其名稱可能源于19世紀沙皇宮廷侍女“阿芙樂爾·卡拉姆齊納”,但主流觀點仍以羅馬神話為命名依據()。
如需了解更多細節,可參考權威曆史檔案或前往聖彼得堡實地參觀該艦博物館。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是指一種具有軍事用途的船隻。下面将對這個詞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解釋。
阿(阜部):由兩個橫畫(一撇、一捺)組成;
芙(艹部):由一撇、一點、一捺組成;
樂(丿部):由一橫畫、一折畫組成;
爾(兒部):由一撇、一點、一捺組成。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一詞來源于希臘神話中的愛與美的女神阿芙羅狄蒂,同時結合樂之意,寓意艦船既有剛毅的軍事力量又具備優雅和美麗的特質。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阿芙樂兒號巡洋艦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在海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阿芙樂爾、巡洋艦
輕巡洋艦、戰列巡洋艦
潛艇、驅逐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