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根稈的意思、根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根稈的解釋

植物的根與杆。比喻事物的主要部分。 清 劉大櫆 《祭尹少宰文》:“公以手障,針浮療誕,剪其枝華,存其根稈,士習更新,如垢得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根稈"在漢語中屬于植物學術語,指植物的地下根莖部分與地上莖稈部分的合稱,強調植物整體結構中支撐和養分傳輸的核心部位。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及植物學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根(gēn)

    指植物生長在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器官。《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高等植物的營養器官,能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土壤裡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養分,有的還能貯藏養料。"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

  2. 稈(gǎn)

    指禾本科植物的莖,如稻、麥等作物的主幹部分。《辭海》釋義為:"禾本科植物的莖,中空有節,如稻稈、麥稈。"

    來源:辭海編輯委員會. 辭海(第七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0.

  3. 根稈(gēn gǎn)

    複合詞,泛指植物的根系與莖稈整體結構,常見于農業或植物學語境,強調植物地上與地下部分的協同功能(如養分運輸、機械支撐)。例如:"玉米根稈深紮,抗倒伏能力強。"

    來源:中國農業科學院. 農業大詞典[M].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8.


二、植物學特征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中國植物志》在禾本科植物描述中多次提及"根狀莖"與"稈"的形态關聯,如蘆葦(Phragmites australis)的"根狀莖粗壯,稈直立高2-3米"。

    來源: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志(第9卷)[M]. 科學出版社, 2004.

  2. 農業标準《NY/T 2148-2012 農作物品種試驗技術規範》将"根稈強度"列為玉米品種抗倒伏性的核心指标。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行業标準.


四、相關術語辨析

結論:"根稈"是涵蓋植物地下根系與地上莖稈的複合結構術語,其定義需結合植物解剖學與農業實踐,在專業文獻中具有明确應用場景及技術标準支撐。

網絡擴展解釋

“根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清代文獻,常用于文學或論述性文本中,通過植物根稈的意象表達對事物本質的探讨。例如在農業語境中,可描述“促進小麥多生根、深生根,稈壯抗倒”的種植技術。

三、綜合解析

  1. 結構特點:由“根”與“稈”兩個單字組成,分别對應植物的地下和地上核心部分。
  2. 應用場景:多用于強調基礎性、穩定性或去除表面現象後的核心内容,如學術研究、政策改革等領域。
  3. 近義詞:根基、主幹、本質;反義詞:枝葉、表象。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文獻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卬然螯蟹敗鼓之皮百無一成别渎重逢怆情串聯川路脞冗锉子大放悲聲倒冠落珮疊觀頂角頓筆分勢分義鈎剝夠味兒關籥趪趪穢滓焦害禁體詩繼起虮子絶甘分少具有饋邊寮庶令邦另巧立身孟說銘鼎抹鼻子平旦平乏淺缪祈年殿欺硬怕軟上蓋商務參贊燒焫世僞失瞻失張倒怪雙休日私心自用歲景夙世冤家桃蹊柳陌田祖土運望慰頑素遐徵協和邪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