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欺硬怕軟”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qī yìng pà ruǎn,其核心含義是欺淩強硬的人,卻害怕或不敢欺負軟弱的人,形容人性格剛強、不畏強權,但對弱者有所顧忌或保護。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出處或例句,可參考《西廂記》原文或權威詞典。
《欺硬怕軟》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那些喜歡欺負弱者、但又怕被強者欺負的人。形容他們隻敢欺淩沒有能力還手的人,卻面對有實力的人時卻低頭認輸。
《欺硬怕軟》的拆分部首是欠(qiàn)和心(xīn),分别是右邊的部首和左邊的部首。
這個成語的總筆畫數是20。
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昔在中山王闾枚乃孝文、文朝夕欺其父弟強其民未睹有志。”明代的戲劇作家湯顯祖後來采用了這段曆史故事,将其概括為“欺硬怕軟”的成語。
在繁體中,這個成語的寫法是「欺傾怕弱」。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欺字的寫法是“得一邊棄一邊(㐆)與心(⺗)合體”。硬字的寫法是“石(矢)與丁合體”,怕字的寫法是“白(癶)下半部為氵,從弗(犮)”。
1. 這個小夥子隻敢欺負那些比他弱的人,真是一個典型的欺硬怕軟的家夥。
2. 那個公司老闆雖然兇惡嚣張,但對于上級領導卻是欺硬怕軟,不敢違抗一點意見。
3. 在競争中,我們要避免成為欺硬怕軟的人,而應該本着公正、誠信的原則來做事。
1. 欺騙
2. 欺詐
3. 軟弱
4. 欺淩
5. 軟弱無力
1. 敢勇兼濟
2. 仗勢欺人
3. 威強淩弱
4. 以強淩弱
5. 強橫跋扈
1. 敬強畏弱
2. 扶弱抑強
3. 依法辦事
4. 公正平等
5. 守規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