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的意思、哥倫比亞的詳細解釋
哥倫比亞的解釋
南美洲西北部國家。臨太平洋和加勒比海。面積11417萬平方千米。人口3710萬(1995年)。首都聖菲波哥大。安第斯山脈縱貫西部。太平洋沿岸和東部為平原。熱帶氣候。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咖啡的産量和出口量居世界最前列。鮮花生産享譽世界。綠寶石産量居世界前列。
詞語分解
- 哥的解釋 哥 ē 兄,同父母(或隻同父,隻同母)或同族同輩而年齡比自己大的男子:哥哥。 稱呼年齡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李二哥。 古同“歌”。 筆畫數:; 部首:口; 筆順編號:
- 亞的解釋 亞 (亞) à 較差:他的體力不亞于你。 次一等:亞軍。亞聖。 原子價較低的,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一個氫原子或氧原子的:硫酸亞鐵。 指“亞細亞洲”(位于東半球的東北部,簡稱“亞洲”):東亞。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哥倫比亞”的詞義解釋如下:
一、詞源與命名含義
哥倫比亞(Columbia)源于哥倫布(Columbus)的名字,結合拉丁語後綴“-ia”構成,意為“哥倫布之國”,旨在紀念其1492年發現美洲大陸的貢獻。該名稱被美洲多國用于地名或機構命名,例如美國曆史上的哥倫比亞特區和哥倫比亞大學。
二、國家概況
哥倫比亞是南美洲西北部的國家,東鄰委内瑞拉、巴西,南接厄瓜多爾,西瀕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國土面積約114萬平方公裡,人口約5105萬(2021年),首都為波哥大。其地理位置獨特,是南美洲唯一同時擁有太平洋和加勒比海海岸線的國家。
三、經濟與資源特色
- 農業:咖啡産量和出口量長期位居世界前列,是全球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出口國。鮮花産業也享譽全球,是第二大鮮花出口國。
- 礦産:綠寶石儲量居世界首位,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資源豐富,能源産業為經濟支柱之一。
- 經濟地位:拉丁美洲第四大經濟體,被列為“靈貓六國”之一,屬新興市場國家。
四、自然與氣候
哥倫比亞橫跨赤道,無傳統四季之分,氣候以熱帶為主,全年氣溫穩定,降雨量影響地區差異。森林覆蓋率高達51.9%,生态環境多樣,涵蓋雨林、草原、山地等類型。
五、曆史沿革
原為印第安人聚居地,1536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19年獨立後,曾與委内瑞拉、厄瓜多爾等組成“大哥倫比亞共和國”,1830年解體。1886年正式定名為哥倫比亞共和國,曆經殖民、獨立運動與多次政體變革,形成現今國家形态。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閱權威百科或政府官網。)
網絡擴展解釋二
哥倫比亞(Gē lún bǐ yà)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指南美洲的一個國家,也是這個國家的官方名稱。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哥(Gē):由「口」部首(bù shǒu)組成,共有5個筆畫。
- 倫(Lún):由「人」部首組成,共有6個筆畫。
- 比(Bǐ):由「毛」部首組成,共有4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西班牙文(Colombia),而其繁體形式為「哥倫比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哥倫比亞」這個詞語的寫法與現在相似,沒有太大差别。
例句:
- 我計劃明年去哥倫比亞旅行。
- 聽說哥倫比亞的咖啡很有名。
組詞:
- 哥倫比亞大學(Gē lún bǐ yà dà xué):指位于美國紐約的一所名校。
- 哥倫比亞河(Gē lún bǐ yà hé):南美洲的一條著名大河。
近義詞:
- 墨西哥(Mò xī gē):指北美洲的一個國家,與哥倫比亞相鄰。
反義詞:
- 美國(Měi guó):指北美洲的一個國家,與哥倫比亞位置相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