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兒的意思、示兒的詳細解釋
示兒的解釋
詩篇名。南宋陸遊作。是作者的臨終絕筆,全文為:“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表達了作者至死不渝的收複失土、統一祖國的堅定信念,感人至深。
詞語分解
- 示的解釋 示 ì 表明,把事物拿出來或指出來使别人知道:示警。示範。示弱。示威。示衆。示意。告示。指示。請示。 對來信的敬稱:賜示。 筆畫數:; 部首:示; 筆順編號:
- 兒的解釋 兒 (兒) é 小孩子:兒戲。 年輕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兒。兒女情。 男孩子:兒子。生兒育女。 雄性的馬:兒馬。 女 兒 (兒) 作助詞(同前一字連成一個卷舌音):小孩兒。 女 筆畫數:; 部
網絡擴展解釋
《示兒》是南宋詩人陸遊的臨終絕筆詩,全詩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厚的愛國情懷。以下是對詩中關鍵詞的詳細解釋(綜合多版本注釋):
-
示兒
- 字面義:寫給兒子們看。
- 引申義:這是陸遊的臨終遺囑,以詩歌形式叮囑兒子們牢記遺志。
-
元知
- 通“原知”,意為“本來就知道”。詩中“死去元知萬事空”表達詩人對死亡後一切成空的理性認知。
-
萬事空
- 指人死後一切牽挂、執念都會消失。與後文“但悲”形成強烈對比,凸顯遺恨之深。
-
但悲
- “但”表示“隻”,“悲”指遺憾。全句“但悲不見九州同”集中體現詩人唯一牽挂——國家未統一。
-
九州同
- “九州”代指中國(古代分天下為九州);“同”即統一。此詞承載詩人對收複失地、恢複山河的執念。
-
王師
- 指南宋朝廷的軍隊。詩人寄希望于未來國家軍事力量能實現統一。
-
北定中原
- “定”指平定、收複;“中原”指黃河中下遊被金人侵占的地區。這是詩人設定的統一标志性事件。
-
家祭
- 家族祭祀祖先的儀式。詩人要求兒子們在祭奠時告知國家統一的消息,将家族倫理與國家命運緊密聯結。
-
乃翁
- “乃”即“你的”,“翁”指父親。此為詩人自稱,臨終仍以家國責任訓導後代,強化遺囑的莊重性。
整首詩通過“悲—盼—囑”三層情感遞進,将個人生死與家國命運融為一體,成為中國古代愛國詩篇的典範。其語言質樸卻震撼人心,正如清代評家所言“一腔血淚,萬古丹心”(參考、4、9綜合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示兒
示兒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示、提示。拆分示兒的部首是示(礻)和兒(人),示兒的總筆畫數是7畫。
示兒這個詞的來源并不完全明确,但據考證,示兒是在古代漢字的基礎上演變而來,具有悠久的曆史。在繁體字中,示兒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一緻。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多種,示兒在不同時期有着不同的形态。隨着時間的推移,示兒的寫法逐漸規範,最終形成了現在我們所熟知的形狀。
以下是示兒的一些例句:
1. 他用手示兒,告訴我們停下來。
2. 對于這個問題,他示兒指出了解決的方向。
3. 在會議上,他示兒提醒大家注意時間的安排。
示兒可以與其他漢字組合,形成不同的詞語。例如:
1. 示範:指示和示兒的意思相同,是用于說明或演示的意思。
2. 示意:意味着通過示兒來表達或暗示某種意思。
3. 示教:借助示兒來教導、指導他人。
示兒的近義詞包括指示、提示、示意等,它們在意思上有相似或相關的含義。
示兒的反義詞可以考慮為模糊、不明确等,意思與示兒相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