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ll others about one's own hard work] 指對别人訴說自己辦事的勞苦狀
萬方告勞
向别人訴說自己的勞苦。《詩·小雅·十月之交》:“黽勉從事,不敢告勞。” 鄭玄 箋:“雖勞不敢自謂勞。”《後漢書·皇甫規傳》:“以為忠臣之義,不敢告勞,故恥以片言自及微効。” 唐 杜甫 《北鄰》詩:“明府豈辭滿,藏身方告勞。”《新五代史·雜傳·安重榮》:“諸族首領皆遣人送 契丹 所授告身、敕牒、旗幟來歸款,皆號泣告勞,願治兵甲以報怨。”
告勞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書面語色彩的動詞,其核心含義指向訴說自己的辛勞或功績,常帶有希望獲得理解、認可或回報的意圖。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指向他人陳述、傾訴自己的辛勞或功勞。這種行為通常帶有表達付出、尋求體恤或期望得到相應反饋(如慰勞、酬謝)的目的。它強調主動将自身的辛勞狀态或貢獻傳達給對方。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二、古漢語溯源與用法 該詞源于古代典籍,尤其在《詩經》注疏中可見其早期用法:
此處的“不敢告勞”意為“勤勉做事,不敢訴說自己的辛勞”,體現了謙遜或隱忍的态度。漢代毛亨在《毛詩故訓傳》中解釋為:“雖勞不敢自謂勞。” 這奠定了該詞“訴說辛勞”的基本義。
來源:《毛詩正義》(中華書局影印阮元校刻本)、《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2版)。
三、現代漢語中的引申與使用 在現代漢語中,“告勞”的使用相對書面化,多用于正式或文學語境:
例:他終日奔波,卻從不向家人告勞。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第3版)。
例:他完成重任後,并未居功告勞。
來源:《漢語大詞典》釋義延伸。
四、常見搭配與語境
總結
“告勞”是一個書面語詞彙,核心義為主動向他人訴說自己的辛勞或功勞,其情感色彩可因語境而異,既可以是謙遜隱忍(如“不敢告勞”),也可能隱含期望認可或回報之意。其古典淵源深厚,現代多用于正式表達。
來源綜合:《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本)、《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第5版)。
“告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告勞”指向他人訴說自己的勞苦,表達辦事的辛苦狀态。例如:“這是我應該做的,不敢告勞。”
現代語境中,“告勞”多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口語中較少使用,需結合語境判斷是否適用。
安身之處巴巴兒的百典白紛北周避礙逼捐閟惜猜摸猜虞馳獵翠濤德政羝羊觸藩度計頓阨朵雲廢棄焚炀浮勒告荒國事犯酣嬉黃烘烘腳澀浃宙鲚刀魚京坊頸戾金蓮燭絕門苴稭開唱開揭唛啶旄俊門皂米黃色牧道皮硝牽課侵傍揿紐侵傷埏路山櫻諟谕石豬水煙壺思春司阍韬迹隱智痛痛溫液儛女黠詭小翅羲娥新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