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all price]∶比正常價格或市場價格為高的價格
住房能用高價得到
(2) [high price]∶指器物的珍貴,常用以比喻人的身分高
階級名位亦宜超然。若複隨辇而進,非所以章瑰偉之高價,昭知人之絕明也。——《後漢書·邊讓傳》
(3) 又
蔡邕薦 讓書
方舟尋高價,珍寶麗以通。——三國魏· 曹植《盤石篇》
(1).很高的價值;高昂的價格。《後漢書·文苑傳·邊讓》:“階級名位,亦宜超然。若復隨輩而進,非所以章瓌偉之高價,昭知人之絶明也。” 宋 葉適 《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 栗 又言:‘ 熹 欲索高價,妄意要津,傲睨累日,不肯供職,以為作僞有不可掩。’” 明 于謙 《急處糧運以實重邊以保盛業疏》:“今 河南 、 湖 廣 赤地千裡,麥禾一空,雖有高價,無處告糴。” 周立波 《蔔春秀》三:“你父親下湖裡去收了棉花,販到街上,高價賣出。”
(2).指珍貴的物品。 三國 魏 曹植 《盤石篇》:“方舟尋高價,珍寶麗以通。”
(3).謂聲價高。 唐 高適 《河西送李十七》詩:“高價人争重,行當早着鞭。” 唐 劉長卿 《送薛據宰涉縣》詩:“雄辭變文名,高價喧時議。”
“高價”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綜合多個來源分析:
基本詞義 指明顯高于正常市場水平的價格,常用于商品交易場景。如提到:“比正常價格或市場價格為高的價格”,典型用例包括“高價收購”“高價商品”。
比喻延伸 可指代珍貴器物或人的社會地位。如引《後漢書》中“章瑰偉之高價”形容傑出人才,曹植詩句“方舟尋高價”則用高價暗喻珍寶。
曆史出處 • 東漢《後漢書·邊讓傳》首現該詞用于社會評價 • 三國曹植《盤石篇》首次關聯器物價值 • 唐代高適詩句發展出人才身價含義
近反義詞 反義詞為“賤價”“廉價”(),近義詞可對應“溢價”“天價”等商業術語。
使用場景 既可用于經濟領域描述供需失衡(如提到的糧食危機高價),也用于文學創作暗喻珍貴事物,現代商務談判中則多指超出常規的報價策略。
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價格水平”與“價值象征”的雙重屬性,使用時需結合具體場景區分其指向的經濟屬性或社會屬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