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穢人的意思、穢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穢人的解釋

(1).東夷别種。《逸周書·王會》:“ 穢 人前兒,前兒若彌猴立行,聲似小兒。” 孔晁 注:“穢, 韓穢 ,東夷别種。” 朱右曾 校釋:“今 朝鮮國 江原道 ,古 穢 人地。”

(2).鄙俗之人。 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觀道義而如醉,聞貨殖而波擾者,穢人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穢人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基本釋義

“穢人”為複合詞,需分釋字義:

  1. 穢(huì):
    • 本義:指肮髒、不潔淨。《說文解字》釋為“蕪也”,引申為雜亂、污濁㉮。
    • 引申義:
      • 品德低劣:如“穢行”(丑惡的行為),《論語·陽貨》有“穢德”之說㉮。
      • 丑陋:如《楚辭·離騷》“穢而不治”㉯。
  2. 人(rén):指人類或特定個體。

二、詞義組合

“穢人”在古籍中多有兩種用法:

  1. 指品德卑劣者:
    • 形容言行污濁、道德敗壞之人。例:《後漢書·黨锢傳》批評“穢人”為“濁流”㉰。
  2. 古代族群稱謂(罕見):
    • 部分文獻(如《三國志·魏書》)以“穢”指代東北少數民族“穢貊”,但“穢人”單獨成詞極少見㉱。

三、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穢人”非常用詞,多出現于仿古語境或特定方言,表“卑劣之人”。例:

“此等穢人,不足與謀。”(仿古用法)

權威參考來源

㉮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中華書局,2013年。

㉯ 《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678頁。

㉰ 《後漢書》(點校本二十四史),中華書局,1965年,卷六十七。

㉱ 《三國志·魏書·東夷傳》,中華書局,1959年。

注:因“穢人”非現代高頻詞,釋義以古籍及權威辭書為依據,未引用網絡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穢人”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和文獻記載來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曆史族群含義

  1. 東夷别種
    穢人指古代東北亞地區的東夷分支族群。根據《逸周書·王會》記載,穢人曾向周王朝進貢名為“前兒”的異獸,其形态類似猕猴,聲音似小兒。該族群主要分布于遼東、吉長地區及朝鮮半島北部,尤其是今朝鮮江原道一帶被認為是古穢人聚居地。穢人屬于青銅文化時期的東北亞系民族,後逐漸融入其他族群。

  2. 文化特征
    穢人早期可能以漁獵、采集為生,與中原文化存在交流。其名稱最初為東夷人所建國家的國名,後演變為族稱。


二、引申的道德評價含義

鄙俗之人
在文學或道德評價語境中,“穢人”可指品行低劣、庸俗之人。例如晉代葛洪《抱樸子·行品》批評“聞貨殖而波擾者,穢人也”,即形容貪圖財利、心性浮躁之輩。


使用注意

  1. 語境區分
    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曆史文獻多指族群,文學或哲學文本則偏向道德批判。
  2. 現代用法
    該詞已罕見于現代漢語,主要用于古代文獻研究或曆史讨論。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逸周書》、葛洪《抱樸子》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幹八十孩兒並列程限敕牓持危扶颠赤仄楚腰纖細爨竈達書郵等米下鍋钿粟點着詄蕩遞減牴梧訛詐法辟發議肥肉風厲富子蓋造高衣關天果毅還差悍睛花綱黃膠化學反應見義敢為假仁假意家支酒糺镢頭臨淵羨魚曆葉猛虎行妙書迷醉牛莖漰騰襁屬千裡始足下輕薄無知阮家山産市工隨藍汰淘田邑鐵壁銅山統括文移無風生浪五谷五秀亵裘心不兩用